感冒药物怎么用?新版专家共识来指明

    发布时间:2015-01-28   来源:中华康网   

  近期,由中华医学呼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编写的《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上。

新的共识已出,与 2011 版卫生部推出的《流行性感冒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相比又有哪些改进呢?快来一睹究竟吧!

哪些人群需要应用抗病毒治疗

普通成人患者

凡实验室病原学确认或高度怀疑流感、且有并发症高危因素的成人患者,不论基础疾病、流感疫苗免疫状态以及流感病情严重程度,都应当在发病 48 小时内给予治疗。

需要住院的成人,发病 48 小时后标本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亦推荐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婴幼儿患者

儿童与成人相比,更易并发喉炎、气管炎、肺炎等多种感染,故其抗病毒治疗也宜尽早应用,需要注意其用药剂量与成人不同,但疗程相同。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推荐所有婴幼儿及儿童患者口服奥司他韦治疗,<1?岁患者奥司他韦推荐口服剂量为?3 mg/kg,2?次/d。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往往是共病的,老年人多伴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基础疾病。

因此患者病情多较重且进展快,肺炎发生率高,所以老年人确诊或疑似流感时,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

重症患者

对于重症患者、有并发症或疾病发生发展的患者、高危患者、住院患者,在流感症状出现 48 h?内启动抗病毒治疗获益最大。

重症或并发其他疾病的住院患者,推荐口服奥司他韦或静脉帕拉米韦治疗。

一些专家推荐,免疫低下的患者和重症住院患者可使用大剂量奥司他韦,但目前尚存争议。

除此之外还有妊娠和产后 2 周的患者,需要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

这可能颠覆了很多人的固有认识。实际上,妊娠期女性 2 d 内未行抗病毒治疗,其病死率明显增加。

反之,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给予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如胎儿畸形、早产、低出生体重等。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阻止病毒由被感染细胞释放和入侵邻近细胞,通过这种方式减少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对甲、乙型流感均具活性。

在我国上市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有两个品种:即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严重感冒会死吗 
很多人都会患过感冒,感冒虽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一旦感冒,就会影响到工作与学习效率。有的体质好点患上感冒的几率比较少,对于那些经常患上感冒的人们来说,掌握一些预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