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54】 为什么尿崩症患儿身高增长会缓慢?

    发布时间:2015-04-12   来源:中华康网   

   

          尿崩症的特征是患儿完全或部分丧失尿浓缩功能,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饮和排出低比重尿。造成尿崩症的原因也很多,其中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者称为中枢性或下丘脑性尿崩症,较多见。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细胞合成一种激素,它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促进水和尿素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如果器质性颅内器质性,损伤(如颅脑外伤、手术损伤和产伤等)以及颅内感染等任何侵犯下丘脑、垂体柄或垂体后叶的病变都可发生尿崩症状。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于宝生

   

          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患儿临床表现以多尿、多饮和烦渴为主要症状,尿比重低且较固定。多数发病急骤,临床症状轻重不一。通常中枢性尿崩症患儿每日饮水量可达300一400毫升/每公斤体重,尿量与饮水量相称。由于烦揭、多饮、多尿,影响到日常活动和睡眠。患儿常常皮肤干燥,出汗很少,精神不振、食欲低下、身高增长缓慢和体重不增等均为常见症状。有的患儿还可造成细胞内脱水、脑细胞功能障碍而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实验室检查需要作尿液和血浆渗透压测定、禁水试验、血浆抗利尿激素测定直接测定以及头颅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和查找病因等。对有原发病灶的患儿必须针对病因治疗。对渴感正常的患儿,应保证水分供给,如有脱水、高钠血症发生时必须缓慢补给水分,以免造成脑水肿。药物,如鞣酸加压索混悬液肌肉注射,或口服去氨精加压素治疗等。这些治疗都应在小儿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尿崩症的介绍 
定义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简称AVP)缺乏、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以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本病是由于下...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