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知多少?

    发布时间:2015-08-26   来源:中华康网   

  乙肝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可是,很多人却未必真正了解。慢性乙型肝炎可以简称为慢性乙肝或者慢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导致。那么,什么是乙型肝炎病毒?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闫杰

  肝炎病毒是一类专门攻击肝脏的病毒,因为肝细胞内的环境有利于肝炎病毒的生长;一旦离开肝细胞,病毒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甚至无法生存。人类按照发现的顺序把这类病毒进行了编号,第二种被发现的就命名为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其中重要的蛋白质包括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等。

  

  乙型肝炎病毒结构图

      我们可以将乙肝病毒看作是一颗荔枝,位于最外层的表面抗原(HBsAg)相当于凹凸不平的荔枝壳,位于中间的核心抗原(HBcAg)相当于荔枝的果肉,而位于里层的乙肝病毒基因(HBV DNA)就相当于荔枝的果核。

  

  当乙肝病毒入侵肝细胞时,首先要脱去表面抗原这层外壳,表面抗原溶于水,并随着血液流动,因此我们在验血的时候就能检查到。表面抗原阳性是乙肝病毒存在的标志。接着,乙肝病毒会穿过细胞膜进入肝细胞内。病毒核心抗原(HBcAg)不溶于水,所以血清中检查不出来;但是核心抗原(HBcAg)会被降解成e抗原(HBeAg),e抗原(HBeAg)溶于水,因此血清中可以检查到。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刺激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对抗它的抗体――表面抗体(HBsAb)、核心抗体(抗HBC)、e抗体(HBeAb),它们能识别对应的病毒抗原。

  表面抗体(HBsAb)、核心抗体(抗HBC)、e抗体(HBeAb)在血清中都可以检查到,因此通过血清学检查可以查出“两对半”――第一对是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第二对是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最后的半个是核心抗体(抗HBC)。

  我们常说的大三阳是指: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抗HBC)三项指标都为阳性。而小三阳是指: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抗HBC)三项指标都为阳性。

  

  本文系www..com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乙肝的症状都是有哪些 
乙肝疾病不仅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乙肝比较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的安危,所以对于乙肝疾病我们要作出的决定就是及时的治疗,那么乙肝疾病的到来都会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