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有哪些?有何优缺点?

    发布时间:2015-08-09   来源:中华康网   

  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有二类:

  一、干扰素类 (优点:有直接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远期疗效较好,疗程相对较固定。缺点:副作用较多,要注射给药,不能用于重肝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目前,临床常用的干扰素如下:

  1 进口长效干扰素: 亦称聚乙二醇干扰素,有两个厂家生产,一种是罗氏公司生产的派罗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另一种是先灵葆雅公司生产的佩乐能(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两者的价格、疗效相似,派罗欣上市时间更早些。长效干扰素疗效较好,每周一次注射较方便,但价格昂贵。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内科龙尧

  2 国产干扰素: 国内有多个品种,包括赛若金、安达芬、凯因益生、远策素、远德素、利芬能等等,销量最多的应该是赛若金。国产干扰素的疗效在不同的品种间和不同的个体间可能有些差异,但差别不大。目前国产干扰素的价格均较便宜,如病例选择得当,使用国产干扰素往往亦获得较好疗效,经济困难者较适宜。

  二、核苷(酸)类似物(优点:直接抗病毒作用较强,副作用较少。除了慢乙肝外,还可用于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口服方便不需注射。缺点:远期疗效较差,停药后易复发,疗程较难固定,长期服用可产生病毒变异,出现耐药性。)目前临床常用的核苷(酸)类似物如下:

  1 拉米夫定:上市应用较早,抗病毒作用较强,副作用较少,但长期用药因病毒易产生变异(YMDD变异)而出现耐药性。目前一般不作为慢乙肝的首选抗病毒药。因易产生变异,尽可能不作为初治始用药。

  2 阿德福韦酯:耐药发生率很低,但抗病毒作用不强,长期应用可能对肾功能产生影响,尤其是有基础肾脏疾病的人更应注意。另外,长期应用可引起低磷血症,故长期服用者每3--6个月要检查血磷水平,同时查肾功能。

  3 替比夫定:抗病毒作用较强,特点是较易获得E抗原转阴(血清转换,即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妊娠期亦可应用,还有报道服药后可改善肾功能,故患乙肝伴有肾功能损害者最为合适;但亦相对较易产生耐药性,在用药期间出现肌肉病变虽属罕见,仍要定期查血清肌酸激酶(CK),且不能与干扰素合用。

  4 恩替卡韦:抗病毒作用较强,病毒变异的发生率极低,目前可列为乙肝一线抗病毒药。副作用极低,但长期应用极少数病人可能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5 替诺福韦:优点是:抗病毒作用较强,副作用少,病毒变异率极低,有生育需求者亦可用,但价格较昂,若经济允许可列为乙肝一线抗病毒药。缺点:对肾功能有潜在的影响,服药期间仍要定期检查肾功能。

  本文系龙尧医生授权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乙肝的症状都是有哪些 
乙肝疾病不仅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乙肝比较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的安危,所以对于乙肝疾病我们要作出的决定就是及时的治疗,那么乙肝疾病的到来都会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