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有哪些早期症状  

    发布时间:2015-06-23   来源:中华康网   

  肝硬化是一种在临床上经常会见到的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肝病。由于肝硬化的特殊性,其发病具有阶段性,持续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就给治疗肝硬化增加了难度。事实上,很多时候,肝硬化的症状表现并不是特别明显,尤其是在早期,更难以判断,这就给治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肝硬化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慢性、进行性的弥漫性改变。它是各种肝损伤共同的终末阶段,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纤维化发展而来。

  肝硬化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造成患者对病情的忽视。如今,肝硬化患者在逐年增加,而且在疾病死亡中的排列名次也在上升。目前肝硬化已经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成人疾病之一。但是症状不明显,并不代表没有症状。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有:

  1)食欲减退:肝硬化早期最为常见的症状,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多由于肝硬化引起胃肠充血,胃肠道分泌与吸收功能紊乱所致。

  2)体重减轻:硬化早期多见症状,因食欲减退,进食不够,胃肠道消化及吸收障碍,体内清蛋白合成减少。

  3)疲倦乏力:也为早期症状之一,其程度自轻度疲倦感觉至严重乏力,与肝病的活动程度一致。产生乏力的原因为:①进食的热量不足;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的中间代谢障碍,致能量产生不足;③肝脏损害或胆汁排泄不畅时,血中胆碱酯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④乳酸转化为肝糖原的过程发生障碍,肌肉活动后,乳酸蓄积过多。

  4)面色晦暗黝黑:三分之一的肝硬化患者面部、眼眶周围皮肤较病前晦暗黝黑,这是由于肝脏受损,肝功能减退,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多导致。

  5)腹泻、腹胀、腹痛:腹泻、腹胀多由肠壁水肿、肠道吸收不良(以脂肪为主)、烟酸的缺乏及寄生虫感染因素所致。腹痛多在上腹部,常为阵发性,有时呈绞痛性质。腹痛也可因伴发消化性溃疡、胆道疾病、肠道感染等引起。

  6)肝区隐痛:在肝硬化中也比较多见,约占60%~80%。劳累后明显,与其同时出现的还有黄疸、发热。表示肝细胞有明显损害,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7)不规则出血:肝功能减退影响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于的合成,脾功能亢进义引起血小板的减少,故常出现牙龈、鼻腔出血?皮肤和激膜有紫斑或出血点或有呕血与便血。

  8)内分泌功能失调:当肝硬化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时可致男性睾丸萎缩,军酮分泌减少时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和阴毛稀少,女性病人有月经过少和闭经、不孕。雌激素过多,可使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而产生蜘蛛痣与肝掌。蜘蛛痣出现,则提示肝损害有发展。肝掌是手掌发红,特别在大鱼际、小国际和手指末端的肌肉肥厚部,呈斑状发红。

  肝硬化早期的诊断

  对于早期肝硬化要力争早发现、早治疗。当肝脏病变尚处于纤维化阶段,通过积极治疗,病情可以逆转或不再进展。若疾病已发展到晚期肝硬化,患者常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肾综合征、感染等,则预后不良。

  肝不能单凭“自我感觉良好”来判断自己健康的好与坏。肝硬化早期的诊断,除了检测会出现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外,需要依据科学系统的检查才能准确判断患者病情所处的阶段。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肝硬化早期检查】

  一、最理想的金指标是给患者作一次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采用1秒钟穿刺法,采取微量的肝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了解肝脏有无纤维化及结缔组织形成。

  二、做B超检查。在早期肝硬化时,可发现肝肿大,肝回声显示增强、增粗。一旦发展到晚期,门静脉内径增宽大于13毫米,脾静脉增宽大于8毫米,脾增厚,肝缩小,肝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常伴有腹水。

  三、取血检查4项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CⅣ)。其中2~3项有显着增高,可考虑早期肝硬化。

  以上是对肝硬化早期的一些症状进行的有效辨别和鉴定,能够帮助病人在初期将肝硬化遏制在一个较为轻度的状态下,有利于后期的治疗。事实上,作为后期许多其他疾病的存在,肝硬化更多情况下是作为一种未发生的疾病征兆出现的,因而及时预防和治疗肝硬化十分有必要。

  除了在平时注意对自己的身体的保养和呵护,还要定期的到医院检查自己的肝部器官有没有病变,尤其是那些由于工作原因或者个人原因应酬较多喝酒较多的人,更是肝硬化的高发人群,这种人身上出现肝硬化以及其他肝部病变的几率是普通人的好几倍。希望广大肝硬化患者爱惜身体。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乙肝的症状都是有哪些 
乙肝疾病不仅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乙肝比较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的安危,所以对于乙肝疾病我们要作出的决定就是及时的治疗,那么乙肝疾病的到来都会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