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当中不幸被乙肝这样的疾病所折磨,那么我们就要及时诊断确诊及时的做好治疗,避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避免乙肝疾病的发生带来太多的危害,为了帮助到乙肝疾病患者,小编来讲述乙肝疾病的诊断方法到底有哪些呢!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看一下乙肝的诊断方法
1、乙肝两对半
其是诊断乙肝感染的基本依据,HBSAG(+)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提示病毒复制及传染性;抗HBS(+)表示有保护性抗体,对乙肝有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及自然感染痊愈后都可产生抗HBS;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提示有传染性;
2、抗HBE(+)
一般情况下提示乙肝病毒低复制或不复制,少数情况下结合DNA检测明确是否存在病毒变异;抗HBC提示感染过乙肝(误称亿肝);抗HBC-IGM(+)提示病毒复制。
3、B超
通过定期检查B超,可了解肝脏大小形态、回声情况、门脉内径、脾脏厚度和有无腹水,可以判定病情是否向肝硬化方向转变,或有无占位病变发生。
4、肝功能
指标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转肽酶(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A)等等。根据以上指标可以综合判断病情处于什么阶段,是轻度,还是重度。转氨酶尤其是ALT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标志;血清总蛋白分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下降提示肝细胞损害,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A/G比例倒置。
我们通过阅读小编的介绍了解了乙肝疾病的诊断方法,希望了解了这些在以后一旦出现乙肝疾病,我们需要及时诊断确诊及时的做好治疗,避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避免乙肝疾病的发生带来太多的危害,早一些远离疾病很关键。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