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乙肝切实可行的中医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16-02-18   来源:中华康网   

  众所周知乙肝是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之一,因此对于患有乙型肝炎的病人大家都是敬而远之,对于病患而言大家的远离更使病情加重,那么已肝该如何治疗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切实可行的中医治疗方法。

  1、茵陈30克,栀子6克,生大黄3克。热重加柴胡、黄芩各6克;恶心呕吐加砂仁、藿香各5克;腹胀加厚朴、枳壳各35克;食欲不振加焦三仙9克;尿黄加木通6克。水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

  2、茵陈30克,茜草18克,板蓝根15克,白茅根60克。便秘加大黄;腹痛加郁金、延胡索;呕吐加枳实;腹胀加枳壳、厚朴。儿童剂量酌减。水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

  3、茵陈180克为末,制蜜丸,每丸3克,每次1丸,每日3次。

  4、茵陈8克,大枣10克,白矾0.3克,粳米30克,食糖适量。将茵陈和白矾一起人锅,加水煎煮25分钟,滤去药渣,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大枣一同煮粥,加食糖调味。每日l剂,分早、晚两次食用,连服7日。

  5、鲜蒲公英500克,水煎服,不拘时,连服15日。

  6、鲜蒲公英、鲜车前草各60克,洗净捣烂,用纱布绞汁,另用温水先冲服明矾末1.2克,经1小时后再服此药汁。

  7、茶叶15克,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2周。

  8、茶叶15克,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2周。

  9、赤小豆30克,田基黄30克。将田基黄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再加入赤小豆煮烂。代茶饮服,每日3次。

  10、大青叶20克,田基黄20克,茵陈20克,鸡蛋2个。将鸡蛋洗净外壳,与大青叶、田基黄、茵陈一起入锅,加400毫升水,共煮30分钟,滤出药渣。吃蛋喝汤,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连服7日。

  11、青黛4克,白矾2克,朱砂4克,共研细末,分7包,每包加一个鸡蛋清,每日服一包,开水冲服。

  12、西瓜汁100毫升,蜂蜜10毫升,顿服,每日2~3次。

  13、地葫芦50克,积雪草50克,栀子10克,茵陈蒿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1.急性乙型肝炎 起病较甲型肝炎缓慢。

  (1)黄疸型 临床可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与恢复期,整个病程2~4个月。多数在黄疸前期具有胃肠道症状,如厌油、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乏力等,部分患者有低热或伴血清病样症状,如关节痛、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较甲型肝炎常见。其病程进展和转归与甲型肝炎相似,但少数患者迁延不愈转为慢性肝炎。

  (2)无黄疸型 临床症状轻或无症状,大多数在查体或检查其他病时发现,有单项ALT升高,易转为慢性。

  2.淤胆型

  与甲型肝炎相同。表现为较长期的肝内梗阻性黄疸,而胃肠道症状较轻,肝脏肿大、肝内梗阻性黄疸的检查结果,持续数月。

  3.慢性乙型肝炎 病程超过6个月。

  (1)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临床症状轻,无黄疸或轻度黄疸、肝脏轻度肿大,脾脏一般触不到。肝功能损害轻,多项式表现为单项ALT波动、麝浊及血浆蛋白无明显异常,一般无肝外表现。

  (2)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临床症状较重、持续或反复出现,体征明显,如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肝脏肿大、质地中等硬,多数脾肿大。肝功能损害显著,ALT持续或反复升高,麝浊明显异常,血浆球蛋白升高,A/G比例降低或倒置。部分患者有肝外表现,如关节炎、肾炎、干燥综合征及结节性动脉炎等。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及抗线粒体抗体可阳性。也可见到无黄疸者及非典型者,虽然病史较短,症状轻,但具有慢性肝病体征及肝功能损害;或似慢性迁延性肝炎,但经肝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乙肝分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等几种情况,因此中医治疗乙肝的方法也有很多,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症下药,不然就是徒劳也可能会使病情加重,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定要选对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坚定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使自己早日康复。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乙肝的症状都是有哪些 
乙肝疾病不仅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乙肝比较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的安危,所以对于乙肝疾病我们要作出的决定就是及时的治疗,那么乙肝疾病的到来都会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