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胆手术:观念的进步还是宣传的噱头?

    发布时间:2015-02-03   来源:中华康网   

         胆囊切除术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作为普通外科的经典手术,一直作为症状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标准治疗方式。应该说,胆囊切除术是普通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术式之一,也是技术培训的标准课程之一。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出现,其手术适应症逐渐扩大。虽然腹腔镜技术是最先由妇产科医生接受并推广,但在其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过程中,普通外科医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6年法国医生MOURET首次施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DOUBIS的介绍和推广下,其优势迅速被外科医生接受并引发了“蝴蝶效应”。今天,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很多外科手术的首选入路,其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给很多患者带来了福音,让他们感受到了外科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上海长征医院普外科张伟

         当然本文讨论的不是胆囊切除术的历史。在我的行医生涯中,经常会碰到患者询问保胆手术的问题。作为一个经过正规医科大学5年本科学习,5年正规研究生培训和10年三甲医院普通外科工作经验的外科医生,我所接触的医生中(包括很多国内的顶尖医生和专家),似乎很少有人认为保胆手术是一种规范的治疗方式。下面我也于情于理谈一下我对保胆手术的看法。

         首先是胆结石的成因,一是胆固醇、胆盐和卵磷脂比例失衡,胆固醇析出成为结石核心,二是胆囊排空功能障碍或吸收功能变化促进胆汁滞留和结石形成。可见在胆结石的形成过程中,胆囊并非一个无辜的旁观者,至少直接参与了结石形成的过程并提供了场所。保留胆囊后,这些成石因素没有一个会改善,再次形成结石只是时间问题。更何况很多胆囊已经存在炎症或功能减退,根本就无保留的价值。

        二是保胆手术的技术问题。手术能把结石取干净吗?会不会污染腹腔?会不会复发?这些都是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取净结石是保胆手术最低的要求,但对多发结石(有些病人结石多大百余枚),技术可行吗?取石时结石能不破碎而完整地取出吗?如何检验结石已经取净?这些似乎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腹腔污染应该是一个次要问题,但结石复发呢?本人查阅了重庆维普数据库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保胆手术的文献,发现其实有价值的结果并不多。或者可以说权威期刊对这类文章并不感兴趣。再谈关于复发的数据,暂且不谈国内数据的准确性,单从数据的价值级别考虑,多中心大样本的保胆手术术后复发的数据是缺失的。国外报道的是多少呢?1-19年随访,复发率0-83%,总复发率34.6%。患者可以自己判定复发的风险。

           三是切除了胆囊有什么危害呢?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由于缺少胆汁储备囊,进食油腻食物胆汁不足影响消化,甚至出现腹泻。但机体的自身代偿机制会使胆总管扩张(这是胆囊切除后一种常见现象)代替部分胆囊功能,应该不会对患者营养消化造成大碍。再有就是所谓的结肠癌发病率升高的问题。其实这只是观察到的一个现象,而且结肠癌发病是一个复杂过程,没有证据表明二者之间有直接关系,而且还没有把胆囊切除术作为大肠癌高危因素的论断,根本不需杞人忧天。但保胆后结石复发风险呢?我想可能再次经腹腔镜切除胆囊的机会就没有了。

         最后我们看看开展保胆手术的现状。我们所在上海的主流三甲医院中,没有一家在宣传和开展保胆手术。这是否代表着外科主流的一种态度呢?

         当然我要说,保胆手术的很多问题还没有完全明确,需要时间和严格准确的数据来证明。但如果一个医生夸大鼓吹保留器官的价值而避谈相关的技术问题,您就医的时候就要多考虑一下了。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什么是胆固醇结石 
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调,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成晶、析出、结聚、成石。大部分胆汁中的胆固醇来源于肝细...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