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有结节、血管瘤、囊肿及钙化灶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5-12-26   来源:中华康网   

  上周参加亚太肝病会议不在医院,上班后既有不少朋友咨询一些问题,现就大家关心较多的做一下说明:

     

  超声或CT发现肝脏有结节、血管瘤、囊肿及钙化灶是怎么回事?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高广甫

  

  每年的健康体检后常有不少人因发现自己有肝脏结节、CT低密度或高密度占位、囊肿、血管瘤或钙化灶等占位性病变而担心,并咨询类似问题:现就此简述一下:

  一、首先,机体在正常孕育和成长过程中常会因先天或后天原因出现肝脏囊肿、血管瘤或钙化灶等这些良性病变,这些表现长期稳定,一般不会癌变恶化,不必忧虑。不过,如果囊肿或血管瘤较大并位于肝脏边缘,常使人感觉肝区涨闷不适,更有破裂的危险,这种情况我们会建议治疗,如手术切除、微创治疗等,尤其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微创治疗(无水酒精注射、射频消融、微波刀消融、氩氦刀等),对这类病变非常安全、有效,而且损伤极小。

  肝脏单纯的钙化灶、钙化点不必治疗。

  二、正常人长期稳定的肝脏单纯结节一般较小(<2cm),无碍健康,只需定期超声检查即可,如果短时间内快速增大,按下面“三”处理。< span="">

  三、重要的是慢性肝病(慢性乙肝、丙肝、酒精肝、自免肝最多)基础之上的肝内结节,尤其新近发现并有增大者,需高度重视。具体措施:

    1、对<1cm者定期复查超声和甲胎蛋白(afp)等,初始每月一次,3月后每两月1次,一年后3月1次。< span="">

   2、对结节增大至>1cm者,如AFP持续阴性,需要及时定位肝穿刺做肝脏组织学检查,如无问题,继续观察。如有可疑,根据具体情况立即行微创治疗杀灭之。

   3、如果AFP持续增高至200以上两个月或400以上1个月,按原发性肝癌立即手术或微创治疗,目前推荐首选手术和微创治疗;>3cm者可先介入后微创,大部分可根治。当然如有条件肝移植手术复发率最低。

      如结节增大至6cm以上者可结合外科、介入微创、放疗、靶向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等技术综合系统治疗,亦可取得较好的治愈率。

  对已有门脉、肝动脉和胆管转移的肝癌,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和生物治疗可有一定疗效。

  4、在做以上处理同时,进行肝癌的DCs生物治疗,可有效阻滞肝癌复发和转移。

  肝癌的DCs生物治疗是近几年机体自然主动免疫机制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在皮肤癌、乙肝、丙肝、淋巴瘤等领域已取得较好疗效,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我院通过以上方案,使绝大部分病例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甚至完全治愈。

  切记不可偏信偏方或惧怕治疗而延误时机。3月前一患者在结节2.6cm时保守服用中药延误病情,半月前就诊时已增大至5.6cm且已肝内及淋巴结转移,甚为惋惜.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肝囊肿定义 
肝囊肿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可分为寄生虫性、非寄生虫性和先天遗传性。超声显像广泛应用以来,无症状的先天性肝囊肿十分常见,且常为多发,中年女性较多,常伴多囊...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