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的影像学诊断

    发布时间:2015-12-09   来源:中华康网   

  通常来说,影像学的诊断分为:肯定性诊断、否定性诊断和可能性诊断。
        胶质瘤,常见者包括星形细胞瘤、少校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等。你说的分级可能是指星形细胞瘤的I-IV级,影像学上,I级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以囊结型最多见,绝大多数位于小脑半球,平扫呈低密度、等密度或混杂密度.视囊内容物而定,如为单纯液体,则呈均匀低密度,如有较新鲜出血或蛋白含量高,则呈较高密度,边界清楚,一般无水肿。增强扫描,呈环状强化,有壁结节。实体型者多呈低密度,约10%有钙化。多为斑片或小点状钙化,增强扫描见不均匀强化。II级 低度星形细胞瘤 平扫呈等或低密度,局灶性或弥漫涅润性生长,15%―20%可见钙化灶,出血、坏死少见,周围多无水肿。增强扫描,病灶多强化不明显或见轻发不均匀强化。III级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平扫多呈以低密度为主的混杂密度,少数呈等或稍高密度,常有出血、坏死及囊变,钙化少。病灶边缘不清,可见不同程度水肿,有占位效应。增强扫描见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也可呈环状强化,难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区分。IV级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平扫呈混杂密度,95%以上病灶中央因坏死囊变而呈低密度。出血常见,钙化罕见。边缘不清,周围水肿明显,占位效应显著。肿瘤常跨越中线生长浸润对侧大脑半球,典型者呈蝴蝶状,一般为单发,少数也可为多发,增强扫描示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可呈此环状,壁厚而不规则,可见壁结节。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冯富强
需强调的是:典型病变可能有不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在我们追踪病例中很多I-II级影像学表现的病理微III-IV级,当然病理取材也很有关系,因此,我们既要做到在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中分级,还要做到适可而止。

  所以影像学表现只能提供给我们相关线索,病理检查才是金标准。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胶质瘤的定义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分良、恶性。大多缓慢发病,以头痛、恶心及呕吐、癫痫、视物模糊等症状等起病,症状逐渐加重。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可以分为星型细胞瘤、少枝细胞...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