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的康复方式都有什么

    发布时间:2016-02-04   来源:中华康网   

  许多人在患上了骨折疾病之后,往往长时间内不能够行动。这严重的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质量。科学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多加注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骨折疾病患者的常见康复方法是什么。

  骨折病人在恢复期应遵循一定的方法进行锻炼。这样不但使患肢逐渐恢复正常的功能,而且也是恢复肢体循环,治疗骨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如果锻炼不当,也可造成不良后果。

  一般骨折后1-2周,患肢局部疼痛肿胀,容易再发生移位,所以此时不宜做大幅度的活动,可做患肢的肌肉舒缩活动。其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如前臂骨折时,可做轻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动。一般上臂和大腿前部位均可做肌肉舒缩活动,但原则上骨折的上下关节可暂不活动,而身体的其它部位应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2周后当疼痛逐渐消失,肿胀消退,骨折部日趋稳定时,除应继续进行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应在健肢或他人的帮助下,逐渐而缓慢地活动上下关节。活动的幅度和力量也应随着骨折接近临床愈合而逐渐加大。待骨折愈合后,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其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活动范围。

  在功能锻炼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加重或听到“响声 等。此时不必过度的紧张和忧虑,但过度的锻炼,急于求成也是不对的,甚至会前功尽弃。所以,只有科学的适当的锻炼,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骨折疾病患者的常见康复方法。希望我们所提供的康复方法能够帮助到广大的骨折疾病患者。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骨折的并发症是什么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常见的骨折并发症有肿胀,休克,感染等,下面关于骨折并发症的具体介绍,患者可以参考一下。1、早期并发症(1)休克:严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