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压缩骨折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5-02-28   来源:中华康网   

   

  

   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组成。椎体压缩骨折多见于胸椎和腰椎。胸椎、腰椎由椎体、椎板、棘突和上下关节突组成。由于椎体主要由松质骨构成,所以当椎体受外力作用时,松质骨容易发生骨折,椎体外形改变,高度下降,呈压缩状,故将此骨折称之为椎体压缩骨折(图3-2)。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张光武

      判断椎体压缩骨折的要点如下:

     (1)高龄

  椎体的压缩骨折多见于高龄人群,即50-70岁以上的人群。这是因为老年人常患有骨质疏松症,其椎体强度明显降低。当身体遭到外力时,椎体很容易“不堪重负”出现压缩骨折。当然,如果外力过强,年轻人也会发生椎体压缩骨折。

     (2)外伤

  创伤是造成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原因。如果仅有骨质疏松症而没有创伤,一般不会发生椎体压缩骨折。造成老年人椎体压缩骨折的外力一般不大,有时一次扭腰,一次摔倒,即可发生椎体压缩骨折。有时甚至患者自己尚未意识到脊柱受了外伤,但已经诱发了压缩骨折。

     (3)腰背部疼痛

  疼痛是椎体压缩骨折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自感腰部或背部的局部有压痛,用手按压时疼痛明显。但疼痛仅限于局部,一般不放散,对于怀疑有椎体压缩骨折者,可以让家属握拳,轻轻叩击患者腰背部正中线(医生称腰背部正中线为棘突的连线)。如果棘突某部位出现明显的叩击疼痛,则可初步确定该部位的椎体可能存在压缩骨折,应进一步检查。

     (4)下肢放射痛

  因压缩骨折而引起下肢放射痛的情况不多见,部分患者如果骨折累及了脊髓的神经根,有可能出现下肢的症状,应引起注意,同时应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相鉴别。

     (5)X线检查

  对于怀疑有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应去医院拍摄脊柱X线正侧位片,以明确诊断。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X线片上可观察到椎体前后缘的高度不一致。椎体在侧位片上是楔形,同时还可观察患者存在骨质疏松症的情况。有条件的患者还可以做脊柱的CT扫描,进一步了解压缩骨折与神经的关系。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骨折的并发症是什么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常见的骨折并发症有肿胀,休克,感染等,下面关于骨折并发症的具体介绍,患者可以参考一下。1、早期并发症(1)休克:严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