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知识

    发布时间:2015-04-17   来源:中华康网   

  

   腰椎间盘突出,医学全名应该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突出程度可以分为:

  1、椎间盘膨出 (bulging):最轻微。椎间盘纤维环环状均匀性超出椎间隙范围,椎间盘组织没有呈局限性突出。

  2、椎间盘突出 (protruded):中等。椎间盘组织局限性移位超过椎间隙。移位椎间盘组织尚与原椎间盘组织相连,其基底连续部直径大于超出椎间隙的移位椎间盘部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刘新宇

  3、椎间盘脱出 (extruded) 重度。移位椎间盘组织的直径大于基底连续部,并移向于椎间隙之外。脱出的椎间盘组织块大于破裂的椎间盘间隙,并通过此裂隙位于椎管内。

  临床表现

  (1)腰部疼痛

  多数患者有数周或数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复腰痛发作史。腰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影响翻身和坐立。一般休息后症状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时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剧。

  (2)下肢放射痛

  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在腰痛消失或减轻时出现。疼痛由臀部开始,逐渐放射亚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有的可发展到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影响站立和行走。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则在马尾神经症状,双侧突出则放射可能为双侧性或交替性。

  (3)腰部活动障碍

  腰部活动在各方面均受影响,尤以后伸障碍为明显。少数患者在前屈时明显受限。

  (4)脊柱侧弯

  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侧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

  (5)下肢麻木感

  病程较长者,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

  (6)患肢温度下降

  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客观检查,患肢温度较健侧降低;有的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须与栓塞性动脉炎相鉴别。

  主要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是腰椎退行性改变;外因则有外伤,劳损或过劳,受寒受湿等。 另外与年龄、身高、遗传、妊娠、吸烟:糖尿病等有关

  常见诱发因素

  ①腹压增高,如剧烈咳嗽、便秘时用力排便等。

  ②腰姿不当,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③突然负重,在未有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易引起髓核突出。

  ④腰部外伤,急性外伤时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⑤职业因素,如长期开车、需久坐者,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辅助检查

  需拍腰骶椎的正、侧位片。在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作CT扫描和磁共振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突出部位。上述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并不能完全除外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  腰椎管狭窄症 间歇性跛行是最突出的症状,患者自诉步行一段距离后,下肢酸困、麻木、无力,必须蹲下休息后方能继续行走。骑自行车可无症状。

  2.  腰椎峡部裂性滑脱

  3.  腰椎结核

  4.  腰脊椎肿瘤

  5.  腰椎椎管内肿瘤

  保守治疗方法:

  以卧床休息为主要保守治疗方法,其他保守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理疗,针灸。

  1.  非甾体类镇痛药如消炎痛、布洛芬等,镇痛效果强,消炎及抗风湿作用也较强。但一般消炎镇痛类药物不能较长时间服用,尤其是对于同时患有肝/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禁忌,以免引发新的不适症。

  2.  中枢性肌肉松弛剂:如妙纳等。

  3.  神经营养药物:如弥可保等。

  4.  中医药物、药膏:比如祖师麻片等

  5.  理疗:如推拿、热敷,拔罐等

  6.  牵引治疗

  7.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方式众多,根据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不同,治疗方式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通过微创手术方法获得满意疗效。主要微创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具体请参阅我站内文章:什么是腰椎微创手术):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

  微创通道结合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

  微创减压内固定术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腰间盘突出会不会传染 
当然是不会传染的,也不具备传染的因素。腰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它的形状象个压扁的算盘珠,由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