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生活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医疗技术手段已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另一方面,为了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更好的去学习,各种,生活,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相关疾病的常识知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急性心肌梗塞的预防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一旦发病就可能会威胁到生命,急性心肌梗塞(ami)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也是威胁生命较重的疾病之一。在临床上ami常合并并发症,病情反复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有诱因,所以,处理这些诱发因素,作好预防和护理对ami的治愈非常重要,现就ami的预防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常见诱发因素及护理2.1 精神因素急性心肌梗塞多突然发病,常伴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患者入院后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慌、急躁,这些负性情绪对疾病极为不利。负性情绪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冠状动脉供氧、供血进一步减少,心肌坏死范围扩大。同时,还可引起脂肪、糖原分解,增加血液中脂肪含量,加重动脉硬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促进疾病痊愈。多接触患者,向他们讲解疾病的知识,说明不良情绪和心理对疾病的不利,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其次,要同患者多交谈,详细了解每个患者的个性、习惯,针对不同性格的人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
2.2 合理调配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心肌梗塞患者因心搏出量下降,加上绝对卧床,胃肠蠕动减弱,消化功能降低,故应给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能量供给,避免进食脂肪、胆固醇高的食物,以免进一步加重动脉硬化。避免饱餐而加重心脏负担,杜绝饮酒、吸烟。另外,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易发生便秘、腹胀,导致患者排便时憋气,用力而加重心脏负担。因此,排便护理不容忽视,养成床上排便、定时排便习惯。给患者进一些水果蔬菜类食物,卧床后,服果导片或泡饮潘泻叶等润肠剂或缓泻剂,保证大便通畅。
2.3 监护期绝对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急性心肌梗塞在发病1~2周应绝对卧床休息。但由于心前区疼痛,患者难以忍受,有的躁动不安,有的患者疼痛过后,认为一切正常,不听医护人员劝告,随意下床活动。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向患者解释卧床休息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活动会导致病情恶化,在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切忌求之过急。夜间烦躁失眠者,可给予镇静剂、保证充足睡眠。
2.4 注意输液速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电监护在输液过程中,应控制滴速,急性期以15~20滴为宜,输液量应在1000ml以下。及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变化,加强心电监护,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本文通过详细,具体的讲述了有关心肌梗塞的预防护理,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希望患者能够积极接受治疗,早日恢复健康。同时,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多多了解相关常识知识,保持身体健康。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