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肌病的定义及分类

    发布时间:2015-01-22   来源:中华康网   

  一、定义:

  1980年WHO和国际心脏病学会(ISFC)定义:心肌病是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

  1995年WHO和国际心脏病学会(ISFC)定义:心肌疾病同时有心功能不全。

  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定义:心肌病是一种异质性心肌疾病,并有机械和/或电功能障碍,通常表现为不适当的心肌肥厚或扩张。其病因不同而以基因异常为常见。心肌病既可以局限于心肌,也可是全身系统疾病的一部分,经常导致心血管性死亡或进行性心力衰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心内科陈永红

  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定义:心肌病是心肌的构造和解剖异常,且无足以引起上述心肌异常的冠状动脉病、高血压、心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

  二、分类:

  1972年Goodwin分类:原发性心肌病包括:充血性、肥厚性、限制性心肌病。

  1980年WHO和ISFC分类:

  1.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性、肥厚性、限制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未分类心肌病。

  2.特异性心肌病包括:感染性、代谢性、全身系统性疾病、家族遗传性、过敏性与毒性反应所致心肌病。

  1995年WHO和ISFC分类:

  1.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性、肥厚性、限制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未分类心肌病(指不符合上述各类型的心肌病,如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等)。

  2.特异性心肌病包括:缺血性、瓣膜性、高血压心肌病、炎症性心肌病、代谢性、内分泌性、全身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等)、神经肌肉病变、过敏及中毒反应、围生期心肌病等。

  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分类:

  1.原发性心肌病包括:(1)遗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糖原贮积病、线粒体心肌病、传导系统疾病以及心脏离子通道病。(2)混合性心肌病(遗传性和非遗传性因素):扩张性、限制性心肌病。(3)获得性心肌病:炎症性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围产性心肌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胰岛素依赖糖尿病母亲的婴儿。

  2.继发性心肌病:心肌病变是全身系统性疾病的一部分。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怎样预防心肌病发作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总是会听到关于心肌疾病这个现象的出现,在生活当中有不少的老年朋友们都被心肌疾病所困扰着,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该如何预防心肌疾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