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5-11-01   来源:中华康网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复现,或生后2周后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则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几率较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遗留后遗症。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叶辉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究竟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了,这种疾病的出现让孩子的健康受到了相当严重的伤害,朋友们需要关注宝宝的健康,需要将这种疾病的诱发原因关注起来才可以,下面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