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热的认识及发热时家长应如何护理呢?

    发布时间:2015-05-18   来源:中华康网   

   

  

    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 促进疾病的痊愈。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占急性呼吸道疾病的70%80%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小儿心内科豆吉娟

    通常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发热,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大多发热时间3-5天;其中化脓性扁桃腺炎,发热时尤其是起病第1-2天发热热峰高,39-40℃,退热效果差,发热持续时间长,一般5整天以内;而肺炎,因致病菌及引起的炎症类型不同发热时间长短不一,支气管肺炎,一般一周以内;节段性肺炎或大叶性肺炎发热时间常较长,往往要7-10天,甚至12-15天,发热时家长易急躁,甚至会没有耐心,甚至会对医生恶语相告,其实很多疾病都有自己的病程,都有自己的疾病特点,急不来。

      错误的

  1.    忌衣着过多。衣着过多,有碍热的散发与蒸发,均对退热无益。

  2.    忌退热过快。退热过快、过猛,可致孩子体液大量丢失,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热应温和,不宜操之过急。

  3.    认为发热会把孩子 “烧傻”,这是没有依据的,除非孩子本身是很严重的脑炎引起的发热,或是孩子是“捂热综合征”引起的发热,否则一般的40℃以下发热,只要做好积极降温处理,避免抽搐的发生,对大脑的影响不大。

      正确的方法:物理降温更安全。

  1. 多饮水。饮水可补充因发热而蒸发的水分,饮水后出汗,水分的蒸发,可帮助退热。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热量由尿液带出,加速退热。

  2. 物理降温:宜选用适当的退热措施。物理降温,安全、简便而可靠,是首选的退热措施。可采用冰或冷水(或降温贴)敷头颈、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退热方法。

     用30℃左右的温水擦浴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水分的蒸发,也是一种相当简便的退热方法。当物理降温方法的疗效不佳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

  3.对既往有高热惊厥病史或家族史的患儿需当心:发热时积极做好降温处理,并注意在发热较高时38.5℃(腋温),需退热药(需在医生指导下:常见的退热药有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栓,瑞氏综合症(Reye Syndrome)除外),必要时口服防抽搐药(如:鲁米那)。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哪些疾病会有发烧的症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烧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感冒会引起发烧;鼻炎也会引起发烧等等。大家发烧的原因各不相同,发烧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是各有不一。那么您知道为什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