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周脓肿外科治疗

    发布时间:2015-02-27   来源:中华康网   

  

  摘要:目的 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周脓肿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周脓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9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6.6±16.3岁(11~63岁),其中,基础心脏疾病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者16例(55.2%),心功能III~IV级22例(75.9%),有心衰病史者15例(51.7%),血液或术中组织细菌学培养阳性1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47.4%)。脓肿位置在环上者14例(48.3%),环下者10例(34.5%),环上环下均有者5例(17.2%);单纯脓肿8例(27.6%),形成假性动脉瘤者13例(44.8%),形成心内腔室瘘者6例(20.7%),严重感染形成主动脉左心室离断者5例(17.2%)。采用补片修补瓣周缺损19例,直接缝合10例,同时瓣环重建16例,同期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手术26例,BENTALL手术2例,应用人工机械瓣23例,生物瓣5例。28例治愈出院,1例术后因败血症死亡。术后随访3月~13年(平均4.5年),1例非心源性死亡,无心内膜炎复发及瓣周漏。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周脓肿并不少见,易发生心衰,根据不同解剖特点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可以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北京301医院心血管外科任崇雷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心内膜炎几种危害 
我们都知道,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心内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在心瓣膜表面形成的血栓(疣赘物)中含有病原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