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属于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这样的疾病在目前来讲仍旧没有治愈的好方法,很多孩子在患有疾病之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残疾,所以对于小儿麻痹症人们更加应该重视做好积极的预防,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小儿麻痹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有什么?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以下简称polio)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故又称小儿麻痹症(Infantile paralysis)。其主要病变在脊髓灰质,损害严重者可有瘫痪后遗症。自50年代末普遍采用疫苗预防本病后,其发病率已大大下降,天花于70年代被消灭后,小儿麻痹症已定为本世纪末下一个被消灭的目标。
一、预防方法
1、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现在我国使用I、II、III型混合糖丸疫苗(是由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出生2个月后开始服用,连服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28天,1岁以内服完,4岁时再服用1次。(迄今为止,我国儿童服用的都是“糖丸”疫苗,而国际通用剂型是液体疫苗)。
2、对于已发病的病人,从发病日起隔离不少于40天。同时,病人排泄物、分泌物及被污染用具要及时消毒。
二、临床护理
1、饮食护理:给患儿营养丰富、高蛋白、高脂肪、多维生素的食物,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2、重建肢体动作的协调性:护士要指导患儿集中注意力,做伸关节的动作,被动完成伸关节动作,使患儿做往复屈伸摆动训练,逐渐学会控制摆动方向,重建肢体的动作协调。
3、防止关节的粘连:护士要指导患儿进行未被固定的关系各方向大幅度的运动,增强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并且观察肢端的血运情况,加大运动量防止关节粘连。
4、恢复和改善关节活动度:主动运动应让患儿自行运动关节幅度尽可能大,对肌力较弱、关节挛缩的患儿,护士要辅助以各方向的被动运动,增强肌肉和局部的血液循环,达到恢复和改善关节的活动度。
5、改善步态的训练:护士指导患儿训练起立,单腿站立,左右移动重心,缓慢地踏步,然后练习走平道、坡道、上下楼梯、注意尽量做到身体正直,身体不要摆动,保持步态平衡,充分利用术后肌力和平衡,关节的稳定性或肢体长度的改善来改进步态,预防变形,达到矫正的目的。
关于小儿麻痹症疾病的预防护理措施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出现了小儿麻痹症这样的疾病确实需要及时的做好治疗和护理,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缓解和治愈疾病,上面小编介绍了小儿麻痹症疾病的预防措施,希望可以真正的帮助到孩子远离小儿麻痹症疾病。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