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精子发生是从青春期开始的。血睾屏障阻止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精子表面抗原,但如果血睾屏障连续性中断则可能产生抗精子抗体。抗精子抗体形成的最常见原因是生精管道的梗阻,资料表明输精管结扎后约60%男性会产生抗精子抗体;显微外科输精管吻合术可以使输精管复通术的复通率达到99.5%,但致孕率仅为54%,即使排除女方因素,致孕率仍然仅为64%,这可能就是因为免疫因素导致的。睾丸扭转、隐睾、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活检术等与抗精子抗体的形成是否有关,现有的研究资料还未形成一致意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男科唐文豪
正常人群中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不到2%,而男性不育患者中阳性率达到10%,一般认为抗体滴度对男性生育力影响更直接。
一般认为以下情况建议检测抗精子抗体:弱精症患者、精子凝集、性交后实验(post coital test, PCT)结果异常和输精管再通术后1年内未怀孕的男性不育患者。
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精子抗体检测无法确定特定性抗原,因此无法确定抗精子抗体与生育的关系,因此抗精子抗体的检测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
所以个人认为,目前,抗精子抗体临床意义不大的。
如果精子活力不足或有明显精子凝集现象,建议进行抗精子抗体检测。免疫因素导致的弱精症患者一般直接进行ART;如果此类患者精液参数远远低于正常参考值或者抗精子抗体直接作用于精子头部或者包被抗体的精子超过80%, IUI的成功率比较低,建议直接行IVF或ICSI。
这类患者也有使用免疫抑制剂成功治疗的报道。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最常用的抑制抗精子抗体形成的药物,此类药物的治疗包括高剂量循环给药以及中等剂量、小剂量长期治疗。我们一般推荐抗精子抗体导致的弱精症患者进行ART治疗,但如果患者要求免疫抑制剂治疗,我们建议使用中等剂量,并且要注意免疫抑制剂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严重并发症。
主要参考文献:
1、 泌尿外科圣经Campbell-Walsh Urology 9th edition. Alan J Wein (editor-in-chief), Louis R Kavoussi, Andrew C Novick, et al. Elsevier (Singapore): 2007.(《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第九版)
2、 WHO不育症诊疗指南。WHO manual for the standardized investiga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infertile male. Patrick J. Rowe, Frank H. Comhaire, Timothy B. Hargreave, et a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0.
3、 WHO实验室手册。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laboratory manual for theExamination and processing of human semen 5th editon. Switzerland: 2010.
4、 欧洲男性不育诊疗指南2010版。Guidelines on male infertility. G. R. Dohle, T. Diemer, A. Giwercman, et al.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2010.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