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是否遗传

    发布时间:2016-04-12   来源:中华康网   

  耳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估计全世界约有7亿人口听力损失至少达55 dB。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统计,中国6000万残疾人口中2100万为听力残疾者。听力下降达25dB及以上者在青年人中约占1%,60岁人群中约占10%,75岁时上升到50%。新生儿重度以上的先天性聋发病率约为1/1 000,其中至少一半是遗传因素所致。

  遗传性聋(hereditary hearing impairment)是指来自亲代的致聋基因或新发生的突变致聋基因,所致的耳部发育异常或代谢障碍,以致出现听功能不良。致聋基因可引起外耳、中耳的病变,发生传导性聋;也可影响内耳的发育,引起感音神经性聋;少数同时累及外耳和(或)中耳和内耳,引起混合性聋。感音神经性聋在遗传性聋中占有重要位置。据统计,在欧美国家,儿童的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病率约1:2000~1:6000。

  遗传性聋分为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 NSHI)和综合征性耳聋(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 SHI)。遗传性耳聋中有70%为NSHI,其临床表现以单纯的感音神经性聋的损害为主,除听力受损外基本无其他异常;其余30%为SHI,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听力受损以外,常伴有其他全身其它器官的病变或具有多种症状和体征。

  在遗传性聋的所有类型中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非综合征性聋多见。对于隐性遗传的简单理解就是,父母家族中可以无耳聋患者,但由于父母双方均存在某个致聋基因的杂合突变(不表现为耳聋),其子女可以出现一定比例的致聋基因的纯和突变或复合杂合突变,导致耳聋发生,也就是说,父母听力正常,患儿也可能是遗传性聋,根据基因型的不同可以表现为语前聋(学说话以前)和语后聋(患儿出生的时候无耳聋,以后逐渐出现耳聋,学说话以后)。

  遗传性聋的诊断流程。遗传性耳聋的临床诊断步骤:

  1).从临床上排除引起耳聋的其它原因,如感染、肿瘤、耳毒性药物、自身免疫、创伤、噪声损伤等;

  2).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检查,发现有无内耳或全身其它器官畸形等;

  3).详细询问和调查家族病史,绘制系谱,分析其遗传类型(显性、隐性、性连锁或线粒体母系遗传);

  4).进一步行染色体组型分析;

  5).特异或非特异性基因检测,又称DNA诊断。

  耳聋的基因诊断可以明确多数不明原因耳聋的病因,为临床上耳聋患者的诊治提供帮助。同时指导遗传性耳聋患者家庭的预防和治疗。对于确诊为致聋基因携带者的有生育要求的夫妇,可通过遗传咨询和有效的产前诊断,明确胎儿基因型,避免聋儿的出生,为耳聋患者家庭减轻经济和精神负担。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耳聋能活多久 
耳聋主要是由先天性遗传以及后天的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虽然耳聋的确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严重的影响,但并不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寿命。虽然我们都不想患上耳聋这个病,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