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的治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发布时间:2016-01-21   来源:中华康网   

  牙周炎在治疗过程中,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呢?对于常常困扰着我们的口腔疾病,你肯定是相当的烦恼。那么,对于常见的口腔疾病--牙周炎,我们该如何对付它呢?下面,我们将为你介绍当你遭遇牙周炎,你该如何应对的方法。

  牙周炎是指牙齿周围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慢性破坏,出现牙龈出血、溢脓、口臭、牙齿松动、伸长、移位及疼痛等症状。

  牙周炎是指牙齿周围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慢性破坏,出现牙龈出血、溢脓、口臭、牙齿松动、伸长、移位及疼痛等症状。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可有效缓解牙周炎的痛苦,以下为大家介牙周炎的治疗以及牙周的保健法,希望能够对牙周炎患者有所帮助。

  牙周炎发病的原因,有局部也有全身的因素。一般说,口腔卫生不良,牙石和牙垢堆积,食物嵌塞,细菌和菌斑作用,不良补牙和镶牙刺激,或压迫牙龈等,都是引起牙周炎的重要局部原因。有时,全身因素对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也起一定的作用,如年龄、性别、遗传、内分泌、营养等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改变组织抵抗力以及口腔中共生菌之间的关系,使原来不能引起病变的局部因素,变为可以致病的因素。任何单独的因素,不可能造成牙周炎。

  牙周炎的治疗

  一旦发生牙周炎应早期治疗,因为其预后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牙周炎的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首先是除去牙龈上方的牙石(医学上称为龈上牙石),然后除去牙周袋内的牙石(即龈下牙石),并刮除牙周袋内含有大量细菌毒素的病变牙骨质,经过这些治疗后,牙龈红肿可以消退,牙龈出血和牙周袋溢脓可消失。

  牙周炎的治疗分四阶段:

  第一阶段为基础治疗阶段,目的在于选用牙周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清除或控制临床炎症和咬致病因素,包括口腔自洁,拔除预后差和不利修复的牙,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以清除菌斑,牙石,选用抗菌药控制炎症,咬颌调整等。

  第二阶段为牙周手术治疗和松动牙固定。

  第三阶段为永久性修复治疗,一般手术后2-3个月后进行。

  第四阶段为复查复治阶段,每半年一次,包括检查菌斑控制情况,卫生宣教,拍片检查,以进一步拟订治疗计划。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得了牙周病会死吗 
得了牙周病会死吗?这个要视不同的情况而定。牙周病本身是不会危及生命的,但如果引起一系列器质性病变,则很可能会危害生命,所以得了牙周病一定要及时接受治疗。早期牙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