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五个危险因素

    发布时间:2015-12-31   来源:中华康网   

  黄斑是视网膜中最重要的部位,直径仅有1.5毫米,却起着重要的作用,主管视力和中心视野。随着年龄的增长,黄斑会出现病理性病变,如出现视物模糊、变形,视野中心区出现黑点或斑块等症状,如果任其发展进而会导致阅读、驾车困难和无法看清他人面容。

  老年性黄斑变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我国专家根据1989年、1992年和1994年3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0~59岁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率是3.66%~5.50%,60~69岁的发病率为6.04%~11.19%。尽管随着人口老龄化,该病有上升的趋势,但是公众对此病的认识和关注度仍很低。

  如果老年性黄斑变性不积极治疗,3~4年后,1%的病人视力维持在0.5以上,50%的病人视力明显下降,50%的病人则视力严重受损,在 0.02以下。但由于对该病缺乏认识,一些老年人患上此病后,往往认为是“吃力”或白内障所致,结果延误了治疗时间,最终导致失明。老年性黄斑变性最早期的预兆是视物变形。视力所及处,正当中会出现一块黑团状的盲点。

  专家提醒,出现这些症状,很多老年人误以为是老眼昏花,体虚了,认为只要多休息就会没事的。但是症状未见减轻,反而加重了。这样就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如果发现及时,并能及时进行治疗的话,85%的病人都能得到较好的视力保护,另外,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在5~7年后几乎都会出现老年性黄斑变性,至少要在半年内做一次检查,最好是3个月做一次检查。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五个危险因素:

  1.年龄:年龄是唯一已经明确的危险因素。

  2.性别:研究表明女性可能患此病的倾向是男性的2倍;

  3.吸烟;

  4.长期暴露于蓝天和阳光下;

  5.营养不良,如胡萝卜素水平较低等等。

  总之,有上述现象的人群应该及时上医院检查。得了老年性黄斑变性,不能吸烟,要合理饮食,多摄入绿叶蔬菜,少摄入高脂肪食物,同时要进行适当的锻炼,控制体重及血压、血脂、血黏度。服用抗氧化剂,即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和补充微量元素也能预防和延缓该病的进一步发展。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视网膜病定义 
视网膜是由大脑向外延伸的视觉神经末梢组织,其结构复杂、精细、脆弱而代谢旺盛。其血管属于终末血管系统,任何病理性的破坏和血管梗阻等引起的组织缺氧,均能导致组织坏死...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