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都见到过斜视患者,大家对斜视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斜视也是分为不同种类的,在治疗的时候也需要对症治疗,大家经常见到的一般都是属于显斜视的疾病,接下来我们就让专家介绍一下,斜视的类型有哪些。
[概述眼球仅有偏斜趋向,但能被大脑融合机能所控制,使斜视不出现,并保持双眼单视。这种潜在性眼位偏斜,称为隐斜视。绝对正位眼很少,约占10%,90%的人有隐斜,多为轻度水平性隐斜而无症状。根据眼位元潜在性偏斜方向分为:内隐斜、外隐斜、垂直性隐斜和旋转性隐斜。其中内隐斜和外隐斜(两者亦称为水平性隐斜)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垂直性隐斜和旋转性隐斜少见。其病因可能与解剖异常、屈光不正或神经源性因素有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视力疲劳。
[症状体症1.水平性隐斜轻度者,多无症状。度数较大者,可出现视疲劳; 2.垂直性隐斜低度即可产生症状,旋转性隐斜尤其如此。 3.通常两眼呈正位,遮盖试验即可发现轻度偏斜; 4.常伴有屈光不正; 5.可有代偿头位。
[诊断依据1.患者无症状或有视疲劳症状; 2.双眼注视时眼位正,交替遮盖后出现轻度眼位偏斜,移去遮盖后眼球恢复正位; 3.三棱镜加遮盖、三棱镜加MADDOX氏杆及隐斜计检查可确定隐斜的性质及度数。
[治疗原则1.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矫正屈光不正,加强锻炼,增进健康,消除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 3.同视机训练融合功能。因集合力不足所致的外隐斜,可作集合训练。 4.必要时戴适度三棱镜或手术治疗。
[疗效评价1.治愈:视疲劳症状消失,遮盖试验眼球无偏斜。 2.好转:视疲劳症状减轻或消失,隐斜度数减少。 3.未愈:视疲劳症状及隐斜度数均无改善。
[专家提示隐斜患者如果融合机能失去控制作用,将会发展成为显斜,不能保持双眼单视。所以患者若有视力疲劳症状,如视物时头痛、眼痛、视物模糊、阅读不能持久,甚至复视、眩晕等症状时,应到医院作专科检查,如有屈光不正应及时矫正,以防隐斜视发展成为显斜。
斜视儿童戴眼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下。
儿童的远视和近视一样,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远视者由于眼轴较短,在不使用调节功能时,物体就会成像在视网膜之后,导致视物不清。
斜视儿童戴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矫正眼位,其次才是提高视力。如果斜视儿童合并弱视,戴上眼镜视力不是马上提高,而是通过训练逐渐提高的。它不象近视眼镜戴后马上感到视物清晰,眼睛舒适,儿童容易接受,而斜视儿童大多戴远视眼镜,尤其是矫正内斜的眼镜,初戴时视力不仅不提高,反而视物更模糊,有的还引起头晕、眼花等,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许多儿童不愿戴。
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远视眼镜的度数是用阿托品散瞳、睫状肌完全麻痹的情况下检影验出来的,眼镜是按足量配戴的。在散瞳情况下感到合适的度数,一旦瞳孔恢复正常,睫状肌又恢复到紧张状态,部分远视度数被过强的调节掩盖了,初戴时不适应。为了达到治疗目的,应强迫患儿坚持戴用,经过一段时间睫状肌被迫逐渐放松,也就适应了戴镜。
少数患儿仍不能适应时,可以隔日或每日涂阿托品眼膏一次,连用3~5天,使睫状肌在重新放松的情况下再戴眼镜,不适应症状就会消失,待瞳孔恢复到正常时,患儿也就适应了。
眼镜配好后,必须坚持戴用,不可间断,除了睡觉外不可摘下。否则停戴数日,睫状肌再次紧张,再戴镜又会出现上述不适应的情况。儿童调节性内斜视一般要坚持戴用3个月至半年才可看出效果,不能操之过急。
儿童戴镜玩耍时,防止眼镜被摔破,可在镜腿上牵一根松紧带系于脑后固定。为防止镜片摔碎损伤眼睛,可配戴摔不破的树脂镜片,但树脂镜片不耐磨,需加以保护。
温馨提示,专家在文章中对于斜视的类型给出了介绍,同时也对于斜视的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评价都给了一些建议,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够了解这些常识,同时专家对于儿童斜视纠正时的注意事项,也给了介绍,大家将这些内容可以作为生活小常识。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