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前超声检查要点

    发布时间:2015-11-22   来源:中华康网   

  一、三个必查的切面:

  1.心尖五腔心切面,可较清晰显示室间隔缺损的的大小,缺损残断的长短,缺损与主动脉瓣的关系。大部分患者在此切面上可清晰显示室间隔缺损的位置,缺损与主动脉瓣的关系。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在此切面上不能显示室间隔缺损的位置,此时借助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可显示出缺损的大致部位和缺损的大小。有个别患者在此部位上显示缺损距主动脉瓣3mm以上,而左心室造影则显示缺损上缘紧靠主动脉瓣,因此需要结合其他部位,特别是左心室长轴切面综合分析判断。上海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秦永文

   2.心底短轴切面,观察室间隔缺损的大小,位置,在此切面上9-11点位置较合适行封堵治疗。另外,应观察缺损距离肺动脉瓣的距离,如远离肺动脉瓣也有助于判断。

  3.左心室长轴切面,可显示室间隔缺损上缘与主动脉瓣的关系,有助于观察缺损与主动脉瓣的关系,有无主动脉瓣脱垂。 是否有脱垂的主动脉瓣挡在室间隔缺损处。

  三.适合介入治疗的传声指标:

  (1)肌部和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2)缺损直径3-10mm;

  (3)缺损残端边缘距离主动脉瓣三尖瓣2mm以上;

  (4)左向右分流;

  (5)不合并其他的需要外科治疗的心脏畸形。

    

   

  

  左心室长轴切面,显示经缺损处的穿隔血流,以及缺损与主动脉瓣的关系。

  

  经胸超声心尖五腔心切面,显示室间隔缺损与主动脉右冠瓣的关系,多普勒示左向右分流,缺损距离主动脉瓣的距离大于2mm.适合行介入治疗.

   

  

  心底短轴切面示缺损位于11点钟处 ,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结合心尖或胸骨旁五腔心切面,如缺损距主动脉瓣2mm以上,可以成功行介入治疗.

  符合上述条件的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成功率可达到99%,特别是小的和边缘良好的室间隔缺损基本可成功介入治疗。术前超声检查可以可靠的预测成功与否。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不成功的病例,主要是靠近主动脉瓣膜,靠近三尖瓣,以及缺损太大,如大于10mm,以外,极少数病例因术中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室而放弃封堵治疗。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了解室间隔缺损 
1.什么是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分几种类型?正常人的左心室和右心室被室间隔分开,互不相通。如在胎儿时期室间隔发育不全而遗留孔洞使左右心室沟通者,称为先天性室间隔...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