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04-14   来源:中华康网   

  大肠癌是指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由粘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大肠癌,为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约占大肠恶性病变的1%。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平均可达40%~60%,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开展规范化的手术治疗仍是提高大肠癌疗效的关键。

  一、病理、分型

  分类:直肠癌、结肠癌等

  病理:大肠癌的发生是结肠粘膜上皮受遗传和环境多种因素作用导致多基因改变的结果

  二、大肠癌临床检验与其他检查

  对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后仔细检查配合纤维结肠镜或X线钡餐灌肠及病理活检往往能作出明确诊断。

  三、该病种常用药物

  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司莫司汀胶囊、替加氟栓、消癌平片、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

  减少、消除大肠癌的致病因素,就是抑制正常细胞的癌变过程,为此大夫或者是护理人员在术前和手术都应该做好患者相关的护理,这样才有利于避免一些问题,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影响大肠癌死亡率的因素分析 
大肠癌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肠道恶性肿瘤疾病,在临床当中有很多先进的治疗手段,由于他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病情的恢复过程当中影响因素比较多,从而给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