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的诊断原则

    发布时间:2016-04-01   来源:中华康网   

  精神病患者的诊断取得完整准确的资料是获得正确诊断的基础,此外还必须有正确的分析和思维。

  精神疾病一般的诊断原则是:

  1.对于具体病理,首先应考虑躯体疾病有无,注意删除器质性原因。

  2.在诊断范围上,进行由广到窄的分析和鉴别,如先确定是精神病还是神经症,在精神病中,先鉴别是器质性还是功能性精神病,然后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病程规律等来进行疾病单元的分类。

  3.要优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然后才考虑罕见病。

  注意精神疾病的诊断流程在诊断过程中要根据等级诊断:

  1.首先确定病人是否有器质性因素,只有排除了器质性问题,才考虑“功能”性精神障碍。

  2.在诊断“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过程中,要考虑是精神病性(有幻觉,妄想,现实检验能力丧失等)的,还是非精神病性的(神经症性,没有上述重性精神病的特征)。

  3.同时还要考虑人格因素和心理应激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由于大部分精神障碍无确切的客观指标作为诊断依据,不同的医师对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所以,有了统一的分类并不等于彼此间诊断一致。诊断一致性不高一直是限制功能性精神病研究的重要因素。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精神病的危害为什么很大 
精神病的危害为什么很大?精神病对患者和患者的家人乃至社会都有着很严重的影响,所以应该多注意一些,尽量要控制患者不要发病,以免做出什么危险的事情,而且患者的身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