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情绪易波动,自杀危险性增加”,这是我5年前写的一篇文章,现在网上还可搜索到。近一周接连又有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报导,先是江绪林,后是林嘉文。前者是北大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后者据说是今年9月将保送上北大历史系。看到这些,今天我想要说的是,严重的抑郁症一定要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余金龙
为什么今天要强调这个呢?一是因为严重抑郁症系统的药物治疗是关键,二是因为在临床上有很多严重抑郁症患者不愿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
上周我也有一位北大毕业的抑郁患者来找我看病,是一位30岁的女士。可能是长期受抑郁焦虑的折磨,我根本看不出她的身份。她说:“我跟我丈夫是同一个学校毕业的”,我问:“哪一个学校?”我以为是广东的某一个中学。她说:“北大”。我以为我听错了,我再问:“哪一个学校?”她说:“北大”。我仍以为我听错了,又再问:“哪一个学校?”她说:“北大本科毕业,中大研究生毕业”。了解完她的病情后,我强烈建议她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却被她坚决拒绝。她说:“我只想你给我一些建议,教我如何自我调整。”。
类似这种医生认为很需要系统药物治疗却遭拒绝的抑郁患者在我们临床上经常遇到,令医生头疼。那么,何谓抑郁症的系统药物治疗?
1、诊断要明确
首先要鉴别是抑郁还是焦虑,如果是焦虑的话,心理治疗和患者积极的自我调整很重要。如果是抑郁的话,轻度抑郁可考虑只心理治疗,不适合心理治疗的应药物治疗;如果是严重的抑郁,一定要接受药物治疗。
严重的抑郁又分为重度抑郁症和双相抑郁,前者以抗抑药物治疗为主,后者以情感稳定剂治疗为主,必要时可辅助抗抑郁药物治疗。
重度抑郁症与双相抑郁的鉴别诊断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双相抑郁按重度抑郁症治疗,容易诱发躁狂、混合发作或快速循环状态,导致病情复杂化,治疗难度增加,自杀率增加。临床上像林嘉文这类天才型抑郁患者大多是双相抑郁或潜在的双相抑郁,有幻觉妄想的抑郁、有过多次自杀行为的抑郁和难治性抑郁也多半是双相抑郁。有一次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教授来广州交流,他说在香港中文大学就读的内地大学生中患双相抑郁的较多,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各省市的高考状元。
2、足量足疗程治疗
一是药物的剂量要足够,患者和患者家人不可擅自减少药物剂量;二是疗程要足够,全病程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3个阶段。不可以有时服,有时不服,或过早停药。临床上,没有做到足量足疗程治疗是病情波动或反复的主要原因之一。
3、定期复诊
严重的抑郁,尤其是双相抑郁,病情变化快,需要定期看医生,以便医生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患者或家人发现病情有加重,一定要提前看医生。
4、家人要积极配合医生系统治疗,好友也可以帮忙
一是理解、陪伴和支持患者;二是监测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督促患者定期看医生;三是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对治疗的反应,及时告之医生。患者自杀前常会无意识发出一些求救信号,这时患者身边的家人和好友就要警惕了,例如林嘉文自杀前就有送老师书籍,频繁跟好友谈论死亡等反常行为。
5、关于心理治疗
对于严重的抑郁,心理治疗不是主要的,只作为辅助治疗。最近有研究表明,对于双相抑郁,心理治疗与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是相同的。
6、积极自我调整
作息有规律,不熬夜,每天准时起床,适度的工作和运动,不喝酒,少饮咖啡和茶等,这些日常注意事项也是很重要的。
(余金龙)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