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医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王翠玲 主任医师
        幽门狭窄又称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由于幽门括约肌肥厚,肌松弛不良引起的输出道梗阻。主要表现为反胃、呕吐,多于出生后第2-3周出现幽门梗阻的症状,可食后立刻呕吐,或者10分钟后发生呕吐。呕吐为喷射性,呕吐物不含胆汁,早期可表现为溢奶,反复呕吐导致患儿体重不增或者下降,逐渐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吃奶时呕吐前可见胃蠕动波从左肋下向右,至右上腹逐渐消失,可在右上腹部触及2cm×1cm大小的边缘清晰,与软骨呈纺锤形,表面光滑的肿块,检查最好在病儿熟睡或者吃奶的时候进行。
钡餐检查,将钡餐混合于乳内,食后透视可见胃扩张,下端呈圆锥形,由浅而深的蠕动波在幽门部突然消失,很少的钡剂居于十二指肠内,钡剂透过幽门腔呈细长线状,胃排空迟缓。腹部B超,如果幽门肌厚度≥4mm,幽门的前后径≥13mm,幽门管长≥17mm,即可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65177时长01:35
			
			中日医院  
		
35326时长02:23
			
			北京友谊医院  
		
42054时长02:05
			
			郑州大学三附院  
		
30069时长01:48
			
			北京宣武医院  
		
14286时长01:39
			
			北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