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医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朱航 副主任医师
吃饭后绝大部分的人群会表现为血压正常偏低,因为吃饭后为使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人体就会出现血液再分布,集中在消化道,就会引起外周血压相对偏低,测量血压就会出现稍微偏低。正常人的偏低并不明显,但老年人、体质比较虚弱的人、大病初愈的人或是营养不良、纳差的人,其血压改变较为明显。如果差值>20mmHg,这种相差指标是非常明显,需要第一时间到心内科门诊就诊,最好到血压专病门诊进行就诊,明确饭前饭后血压变化的原因。建议进行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明确是否有血压波动,如果存在血压波动,要寻找背后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药物或相关治疗,才能使吃饭后血压偏低得以缓解和改善。贫血患者要积极补充血容量,营养不良、纳差的患者要提供足够的营养,才能使相关症状得以缓解。

13906时长01:57
北京医院
36820时长01:42
北京安贞医院
73551时长01:39
中日医院
46935时长01:58
长沙市三医院
52485时长01:50
301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