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医生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徐文皓 副主任医师
        缺铁性贫血包含在营养性贫血当中。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储存铁缺乏,导致血红素合成减少,从而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在贫血当中,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缺铁性贫血,其发病机制与铁的摄入不足或需要量增加,或消耗过多、吸收不良等相关。其中由于物质的匮乏,或者食物结构不合理,可以导致动物食品的摄入减少。而铁主要来自于动物食品,比如瘦肉、鱼、禽等,其含量较高且容易吸收,所以缺铁性贫血也属于营养性贫血。另外,对于营养性贫血,除了包含缺铁性贫血,也包含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及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贫血。而叶酸和维生素B12也是人体内不能合成的物质,均来自于食物当中。如果食物当中缺乏或者减少摄入叶酸或B12,就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
		
26764时长01:39
			
			山西大医院  
		
36094时长01:59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  
		
20914时长01:45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  
		
40011时长02:18
			
			郑州大学三附院  
		
95206时长02:20
			
			北京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