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餐桌上的“害人精”吗?

    发布时间:2016-07-14   来源:中华康网   
      手机查看

在此之后,被称之为“味之素”的味精诞生了。简单来说,味精就是谷氨酸钠的结晶。

将味精用水稀释3000倍,依旧可以尝到鲜味,而食盐400倍、蔗糖200倍就已品尝不出味道。

味精亮晶晶的,好像一种人工化学合成品,其实它和醋、酱油一样,是以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经生物发酵后提取、精制而成的调味品:使用经过挑选的谷氨酸微球菌菌株,在培养基中生产谷氨酸。这些细菌通过其所能分泌谷氨酸的能力进行筛选。之后谷氨酸从液体培养基中被分离出来,提纯,制成其钠盐,谷氨酸钠。

味精真的能给健康带来很多“麻烦”吗

我们来逐条分析一下,朋友圈关于味精的那些传言吧:

1、高温下使用味精致癌?No!

经科学家证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但是研究证明焦谷氨酸钠对人体并没有危害,更不用说是能致癌了。所以味精致癌,毫无疑问是谣言。

但是,焦谷氨酸钠没有味道,所以如果说高温下使用味精,唯一的害处可能就是菜吃起来没有那么鲜美了。

2、味精伤脑?No!

谷氨酸有刺激大脑兴奋的作用。

脑组织只能氧化谷氨酸,而不能氧化其它氨基酸,故谷酰胺可作为脑组织的能量物质,改进维持大脑机能。谷氨酸作为神经中枢及大脑皮质的补剂,对于治疗脑震荡或神经损伤、癫痫以及对弱智儿童均有一定疗效。

说味精伤脑,显然是不靠谱的。

3、吃味精导致中餐馆综合征?No!

196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吃中餐的奇怪经历。大致是说开始吃中餐之后15到20分钟,后颈开始麻木,并开始扩散到双臂和后背,一般持续两个小时左右。这篇文章引发了世界性的对于味精的恐慌,被称之为“中餐馆并发症”。后来有一些针对“中餐馆并发症”的研究,但是无法证实它的存在。不过,基于“没有证实不代表不存在”的莫须有怀疑精神,这个故事很快广为流传,但是针对它的研究也就没有人关注了。

也有证据表明,这种症状实际上是对味精过敏,不具有普遍性。

4、味精是高钠食品?No!

一听到味精是谷氨酸钠,很多人肯定就在想:现在提倡低钠饮食,味精吃多了肯定会导致高血压和心脏病!

其实不然,食盐之中钠离子的含量大约在40%左右,但是谷氨酸钠则更低只有12%,差不多只有食盐钠离子的三分之一。

所以某种角度上来说,吃味精比吃食盐,更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精彩必读
      近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善药品生产流通提出若...
      很多人有午睡的习惯,中午不睡一觉感觉下午工作...
      近期,2017版医保药品目录出炉,新增9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