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相互安慰振精神
初次诊断糖尿病的朋友往往心理负担很重,情绪低落。此刻相对于医生的心理疏导,病友间的安慰和经验交流显得更为直接有效。
曾有这样一则事例,法国31岁的戴尔芬已患1型糖尿病15年,在这期间,她经历过20440次注射,30660次血糖监测。
然而她并不绝望,参加过潜水、半程马拉松、公路自行车赛等项目,并于2009年初和丈夫一起开始了为期一年的环球旅行。
戴尔芬说,尽管要承受疾病的痛苦,但不能放弃对生活的热爱。每次和糖友交流这些成功典范,都会给大家带来很大帮助。
舍:偏执观点不轻信
“胰岛素跟鸦片一样,有依赖性,一打就得用上一辈子。”有的新糖友,对病情了解不多,但对这类道听途说的偏执观点格外当真。
即使血糖高,也硬扛着不打胰岛素,直到出现并发症又追悔莫及。类似情况还有饮食上,听说不能吃鱼肉,就只吃青菜,结果最后营养不良。
实则胰岛素该打则打,不会依赖,血糖高也并非一点不能吃鱼肉,只要高脂高糖的不吃即可。我们常找来用胰岛素治疗效果比较好的老糖友现身说法,效果出奇的好。
总结:糖尿病友积累的宝贵经验、个人体会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教训,拿出来共同分享,相互借鉴,引以为戒,这些方面应大力提倡。
但病情的诊断,具体的治疗方案及用药剂量等应严格遵医嘱,科学用药,万不可肆意模仿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