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又称电复律机,能够自动识别需要电击的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它主要用脉冲电流作用于心脏,实施电击治疗,消除心率失常,使心脏恢复窦性心律,它具有疗效高、作用快、操作简便等优点,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CPR),常参与在各大医院的急救过程中,被称为“抢救神器”。
及时除颤是迄今公认解决心脏猝死的最有效方法,在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3分钟内,迅速给患者实施电击除颤,仅仅一次电击除颤成功率就高达94%。美国每年有30万以上的人猝死,大多数发生在院外,而中国的基数预计甚至是30万的数倍,且因为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病人不断增加,猝死率也在不断提升。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会在景点、公共场所设置简便电除颤仪。
2016年,深圳迈瑞有限公司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自动体外除颤器捐赠仪式,深职院是深圳公众场所普及自动体外除颤设备推行计划的首家试点单位。
南都记者了解到,中国南方航空、深圳市车管所、富士康科技集团、中法台山核电厂、深圳深航公司、深圳市蛇口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南方航空公司、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大学、深圳市外国语学校、深圳梅林一村、深圳龙华水榭春天社区、深圳火车东站、深圳机场等多个公共场所目前已投放AED。
市卫生计生委表示,该委已组织专家起草制定《深圳市“十三五”AED配置使用实施方案》,并设立财政专款,分年度公开招标采购5000台AED,逐步配置在全市各区有代表性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同时,按1∶10的比例为属地培训5万名初级救护员。
按照计划,今年深圳市已安排1000多万元财政预算经费,计划采购500台AED,目前正在采购中。下一步,深圳市还将以政府为主导继续加大投资,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争取用10年的时间达到每10万人口配备100台AED的国际先进水平,完成深圳市公共场所AED的全面配置。按照深圳市人口估算,远期目标最终需要配置至少1.8万台AED,培育18万多名合格的初级救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