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食谱:素炒黄豆芽
锅内加油烧热,放葱花炝锅,烹料酒,放入黄豆芽、酱油略炒,加白糖、鲜汤、精盐烧开,小火加盖烧透,淋香油出锅。
5、香菜:暖心防感冒,醒脾健心脏
香菜,有提高心肺系统的抗病能力。预防心血管病,可用香菜炒鹅蛋,坚持每月吃两三次,可预防老年中风,特别是心阳虚、常感胸闷、心悸的人。
香菜还能“醒”脾,吃了香菜后会瞬间激活脾。常吃香菜对心脏也较好,能提升心胸阳气,帮助心肺抵抗病毒,若是感冒痊愈后痰多咳嗽,可吃点香菜调理。
注意:胃热重、爱出汗,汗后体味重的人少吃;刚做完手术的也不应吃香菜,避免形成疤痕增生。
推荐食谱:香菜生吃
香菜洗净,将酱油、香油、花椒油混合,加少许糖,再放少许凉开水调稀,吃时将香菜蘸汁。
6、春笋:助消化防便秘,清热除烦帮减肥
春笋清淡鲜嫩,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粗纤维素的蔬菜,常食帮助消化、防止便秘。
中医认为,笋味甘、微苦、性寒,能化痰下气、清热除烦、通利二便。现代医学认为,春笋有吸附脂肪、促进消化和排泄作用,是减肥者最理想的食物之一。
注意:春笋含难溶性草酸,可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皮炎、荨麻疹等。若春笋炒菜,先用淡盐水煮开5~10分钟再炒食,高温可分解大部分草酸,又能使菜味无涩感,防止吃了过敏。春笋尽量不和海鱼同吃,避免引发皮肤病。
7、莴笋:清热降火,补叶酸强消化
莴笋钾含量较高,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好处;莴苣中的天然叶酸,是最好的叶酸来源。莴笋的汁水很多,味道清香,可缓解肝火旺盛症状,滋润降火。
莴笋味清新又略带苦味,能刺激消化酶分泌,增进食欲,其乳状浆液可增强胃液、消化腺的分泌和胆汁的分泌,促进各消化器官功能,对消化功能减弱、消化道中酸性降低和便秘的病人尤其有利。
此外,莴苣含大量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通利消化道,帮助大便排泄。
推荐食谱:凉拌莴笋丝
莴笋去皮洗净切细丝,蒜蓉加适量香醋、白糖、盐和香油,调匀成汁,把汁倒入莴笋丝中拌匀。
8、蒲公英:养肝消炎,利尿健胃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入肝、胃二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还可消炎、凉血、利尿、健胃,有“尿床草”之称。
蒲公英浑身是宝,含维生素C、维生素B和蒲公英素等,能增强肝肾功能,促进消化,使人精神。蒲公英的花、根含各种成分,如天冬酰胺、胆碱等。药理实验发现,蒲公英煎剂对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注意:脾胃虚寒、阳虚的人不宜服用;大便稀薄之人,一次不要进食过多。
推荐食谱:蒲公英瘦肉汤
蒲公英15克洗净浸泡,红枣10颗去核,猪瘦肉150克切块,生姜3片下瓦煲,加清水和少许绍酒,武火滚沸改文火煲1小时调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