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心理卫生中心
加入收藏

妄想在内容上怎么分类

    发布时间:2023-08-09    编辑:杨放如
        浏览量:2478

在临床上,常常将妄想症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常见的主要有关系妄想、被害安想、夸大妄想、疑病妄想和钟情妄想等。

1、关系妄想:患者认为周围环境中所发生的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均与自己有关。如认为周围人的谈话是在议论自己,别人的咳嗽是针对自己的,甚至认为电视上播出的和报纸上登载的内容也与自己有关。

2、被害安想惠者坚信自己某些人或某组织进行迫害,如投毒跟踪、诽谤等。患者受妄想的影响可出现拒食、逃跑报警、自伤、伤人等行为。

3、夸大妄想:患者认为自己拥有非凡的才能、智慧、财富、权利、地位等,如称自己是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歌唱家、明星、大富翁、单位或国家领导人等。可见于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和痴呆等。

4、罪恶妄想:又称自罪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或罪恶,甚至认为自己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应受严厉惩罚。患者可在此妄想的影响下出现拒食、自杀等行为。

5、疑病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处求医,各种详细的检查和反复的医学验证也不能纠正。如认为自己得了艾滋病、癌症、心脏病等,而且将不久于人世。严重时,患者认为“内脏都腐烂了”“大脑成了一个空壳”“血液干枯了”,称为虚无妄想。

6、钟情妄想:患者坚信自己被某异性或许多异性钟情,对方的一言一行都是对自己爱的表达。有时患者会对这种“爱的表达”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去追求对方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患者仍毫不置疑,而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7、嫉妒妄想:患者无中生有地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诚,另有外遇。为此,患者常常翻看配偶的手机短信和通话记录跟踪和监视配偶的日常活动检查配偶的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寻觅其“婚外情”的证据。

8、非血统妄想:患者毫无依据地坚信自己的父母不是亲生的,虽经反复解释和证实,仍坚信不移。患者有时认为自己是被抱养或被寄养的,但又说不清从何时、为什么与现在的父母生活在一起。

9、物理影响妄想又称被控制感,患者感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为受到某种外界力量的控制而身不由己。如患者经常描述被红外线、电磁波、超声波或某种特殊的先进仪器控制。

10、内心被揭露感:又称被洞悉感。患者感到内心所想的事情,虽然没有说出,也没有用文字书写出来,但被别人都知道了。至于他们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患者则不能描述。

妄想尤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病人在生活中应当尽量放松心情,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和视听娱乐释放一些精神压力。

    擅长: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广泛性焦虑症、惊恐发作、社交焦虑、恐惧症、强迫症,适应障碍、进食障碍、人格障碍及儿童心理障碍的诊治。

    擅长: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失眠症、抑郁症、心身疾病及神经症(强迫症、焦虑症)等的诊治。

    擅长:重性精神病,如器质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以及儿童期精神病、神经症和常见的心理问题。
    擅长: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失眠症、抑郁症、心身疾病及神经症(强迫症、焦虑症)等的诊治。

    擅长:

    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睡眠障碍、神经衰弱、恐惧症、物质与行为成瘾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