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型脑瘫的家庭康复训练

    发布时间:2015-01-21   来源:中华康网   

  共济失调型脑瘫占脑瘫发病人数的4%,主要是小脑受损的类型,除此之外,可能有锥体系,锥体外系,深部感觉系统的重复病变。共济失调型脑瘫特点是不能持续性姿势控制,协调运动障碍。表现为平衡失调,肌肉本体感觉,关节的位置觉丧失,肌张力下降,易疲劳,可伴有距离测定障碍,眼球和肢体震颤,可能有智力低下等。这种脑瘫在婴幼儿发育初期平衡失调并不明显,随着发育程度提高,这种失调就变的日趋明显。临床类型有单纯共济失调型脑瘫,合并痉挛型脑瘫和合并手足徐动型脑瘫的两种混合型脑瘫。由于痉挛或手足徐动的程度使共济失调也有相应改变。下面,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赵海康主任就为大家讲讲共济失调型脑瘫的家庭康复训练。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赵海康

  

  一、日常必做:

  

  1.四点爬:双手双膝在垫子上爬行,可以练手腕和肩关节以及髋关节的协调性和活动度。

  

  2.跪走:就是双膝在垫子上行走。尽量保持上身直立,收紧臀部,与小腿竖直,不要向后撅屁股。

  

  3.抱头仰卧起坐:10个1组,每次5-10组,另外抱头仰卧半起:上身与腹部呈15-20度左右,坚持数30个数,练腹部和盆腔深部肌肉,保持稳定性。(共济失调型脑瘫的人深部肌肉和关节附着的肌肉力量也严重缺乏,所以要早练。)

  

  4.蹲斜板或站斜板:在15-20度的斜板上蹲或站15-20分钟(蹲需要人在后面辅助,以保证安全)。身体条件好的病友可以背靠墙站。

  

  5.蹲起:注意腰腿要直。50-300个自行安排(或每天骑三轮车就不做蹲起了)。

  

  6.两点俯卧撑:练肩关节和手臂力量。20个1组,5组。注意髋以下不动,只起上身。

  

  二、日常自选动作:

  

  1.侧抬腿:侧卧,腿伸直侧抬,大于30度,不超过45度。控制数数10-20个,5-10组,左右腿都做。

  

  2.直抬腿控制:仰卧,腿伸直,勾脚要正。不超过45度。控制数数10-20个,每边5-10组,左右腿交替做。

  

  3.勾脚:蹲斜板之后,仰卧位。脚交替勾踩,使劲往上勾,然后使劲往下踩。练脚踝的活动度。

  

  4.转脚:勾脚之后,双脚同向顺时针、逆时针及逆向往里、往外各转约五组,每组10-20下。

  

  5.左右侧做起:跪位,侧坐到一侧,双手尽量不离开膝盖,双膝用力跪起跪直,之后坐到另一侧。交替,双侧各做50-100个。

  

  6.跪坐变跪起:跪坐在自己双脚上,之后跪直成膝立位。坐到起的过程同时有人肩部加压,练髋关节的力量。

  

  7.四点撑,吸气收腹向上弓背,保持几秒之后放松呼气,肚子尽量塌下来。然后重复。如果肩部晃动,可以有人按住肩部帮助稳定一下。

  

  8.单腿蹲起:手抓杠子或有人帮助,一条腿站立,蹲下再起来。30个1组,做3-5组。另一条腿屈曲,尽量不用力。根据情况可交替做,也可单独加强一条腿的力量。

  

  9.抛球:站立位,对面有人抛球,患者接住,再抛给对面。两人的距离可以根据患者能力选。如果不能接住抛的球,可以递在患者手里,让他抛出来。

  

  10.左右移胯:站立位,分解行走的动作。主要练移动髋关节,左右侧负重顶髋,移重心。

  

  11.上下楼梯:练腿部力量和协调性。

  

  12.顶髋加压:(有时候他的髋不能很好的负重,就需要练此动作。)仰卧,搭单桥,让患者使劲往上顶搭桥那侧的髋,辅助人员同时往下适度加阻力。

  

  13.走路时肩加压,辅助人双手放在肩上向下适度用力,增加髋关节的负重感。

  

  关于共济失调型脑瘫的家庭康复训练,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赵海康主任就为大家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共济失调的概述 
小脑共济失调也称Marie共济失调,属脊髓小脑变性疾病中的病变之一,主要以小脑萎缩和其神经传导通路受累为特点,同时伴有不同程度其它感觉和运动系统的障碍。解剖学上...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