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和反流性食管炎

    发布时间:2015-11-30   来源:中华康网   

 

“小肠气”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疾病,医学称为“疝”。疝的种类有很多种,主要命名的依据是疝的部位,比如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等。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比较特殊的疝―食管裂孔疝。上海长征医院普外科张伟

前一段时间有位吴阿婆到医院门诊就治,她总是觉得胃口不好,吃一点点东西就会觉得胃里很胀闷,甚至想呕吐,同时还有胸闷的感觉。拍胸片检查一看,医生发现胸腔里有胃气泡的影子,再做钡餐检查,发现大部分胃翻到胸腔里面。医生说这是“食管裂孔疝”,也是吴阿婆很多不舒服的根源所在。

大家知道,人体内存在胸腔腹腔两大腔隙,分别容纳呼吸/循环系统和消化/排泄系统,两者之间由膈肌分隔。食物经口腔-食道进入胃,需要跨越胸腹腔,在膈肌上有一个天然孔道容纳食道通过。由于先天或后天解剖因素缺陷,食管裂孔逐渐扩大,在腹腔较高压力的作用下把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经食管裂孔推入胸腔,就形成食管裂孔疝。

巨大的食管裂孔疝能使整个胃翻入胸腔,导致进食困难、出血和梗阻等表现。但食管裂孔疝最主要和常见的危害还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也就是影响食道下段括约肌的功能,造成胃液反流刺激食道黏膜。食道下段有一段螺旋排列的括约肌,在食道正常轻度拉伸的状态下,肌纤维收缩,产生对食道腔内的压力,从而形成一个“高压带”,成为防止胃液反流的主要“屏障”。而如果肌纤维松弛,对食道腔内压力降低,其屏障功能也会相应削弱。

食管裂孔疝为什么会损害食道下段括约肌功能呢?食管裂孔疝的情况下,食道下段多数情况下会随着胃进入胸腔,即由原来的腹腔位置向上移入胸腔。由于食道上段是固定的,食道下段的上移就会使食道下段处于松弛状态,从而显著降低食道下段括约肌的紧张度,使腔内的压力屏障削弱;同时由于胸腔内压力较腹腔为低,食道也会轻度扩张,进一步损害括约肌的屏障功能。这样酸性胃液容易反流进入食管,刺激粘膜引起食管炎的症状。

 

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可以通过上消化道钡餐、上腹部CT来明确,很多病人在做胃镜时也会发现有食管裂孔疝。由于这是一种解剖的缺陷,同时又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病因,一旦明确,应该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修补食管裂孔,同时做胃底折叠,人工建立防止胃酸反流的屏障。对于超过3cm的食管裂孔,单纯的修补由于张力较高,容易术后复发而使修补失败。国外常采用植入合成补片加固修补。虽然术后复发率显著降低,但由于合成补片可能对食道产生明显的侵蚀作用,甚至导致食道穿孔的严重的并发症,国内对此种修补方法还持比较保守的意见。

我们从2010年下半年在国内率先应用生物补片修补巨大的食管裂孔疝,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生物补片不存在合成补片的化学高分子材料,具有材质柔软,操作方便,完全无对食管侵蚀的风险等显著的优点,同时具有可吸收和抗感染等特质,应用于食管裂孔疝的修补具有独特的优势。经过短期随访,未见术后复发、感染和侵蚀食管等并发症出现。我们认为,对食管裂孔疝患者,特别是疝环口径超过3cm的患者,使用生物补片修补食管裂孔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 
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大家得积极把握,正确把握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对症治疗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就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做详细的解读。反流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