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炎的相关知识

    发布时间:2016-04-06   来源:中华康网   

  平常我们所说的肝炎有多种,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虽然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但药物性肝炎约占临床肝炎患者的10%,且近年来随着临床新药的不断开发,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导致药物性肝炎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机体营养状态、遗传、药物的分子结构、合用药物以及酒精等因素。有研究表明女性和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更容易患药物性肝炎。其中50岁以上的患者超过40%。肝脏是药物进入人体后最重要的代谢场所,如果药物具有不良反应,首先受到损害的自然是肝脏。当药物的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就会对肝脏造成损害。特别是不恰当的合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时,损害更大。具体到每个人用药后是否发生肝损害,除了药物本身的作用外,与个体的差异也有很大关系,即与个人肝内药物代谢相关酶的情况有关。

  药物性肝炎中50%--70%的患者是在2周内发病的,80%-90%在8周内发病。它可以是由药物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或其代谢产物直接对干细胞的毒性作用引起,也可是过敏发应即免疫机制介导的肝损害。早期症状可有发热、纳差、乏力、皮肤瘙痒、黄疸、皮疹等。实验室检查肝功能以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为本病特点,可见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药物性肝炎的表现及转归,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轻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仅血中转氨酶升高而已。最危险的事暴发性肝炎,肝细胞突然大量死亡,肝细胞再生速度不如破坏的速度,病情急转直下,患者在一两周内就可能死亡。

  药物性肝炎对肝脏的损害程度与药物毒性和剂量有关。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可分为三种类型。胆汁淤积型与肝细胞坏死型,这两类当停药或减量时病变反应可消失;第三类为肝细胞坏死伴肝细胞脂肪变性、嗜酸性变或明显的坏死并伴有炎症反应,此类损伤停药后仅部分可恢复,如果大量持续服用,疾病进展,最终可导致肝硬化及肝功能不全。

  只是很多人都会以为中草药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可安心服用。事实上并非所有中草药都是十分安全的,需要遵照医嘱服用,避免超过规定量和长期服用,不能外用药内服,另外对民间偏方也应采取谨慎态度,以防止中毒。

  一旦确诊为药物性肝炎,在平时生活中应做到:多饮水,以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排除废物、毒素等,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少饮酒,因为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有限,多饮酒必定会加重肝损伤。饮食平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匀;保持心情舒畅;坚持适量运动。

  总之,就是慎用药,严格遵医嘱服药,不要自己随便买药服用(包括中药、草药、补药等)。这也是避免药物性肝炎的最好方式。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肝炎影响寿命的长短吗 
我们知道乙肝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乙肝的治疗也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所以乙肝患者都非常担心健康问题。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影响寿命的长短吗?怎么办才好呢?一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