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怎么一回事

    发布时间:2016-04-12   来源:中华康网   

  贫血(anemia)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量、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可靠,也是临床上诊断贫血最常用的实验室指标。年龄、性别和长期居住地的海拔高度均可影响血红蛋白浓度。

  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一般定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5×1012/L及血细胞比容<0.42;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4.0×1012/L,血细胞比容<0.37。妊娠中后期因血浆量增加,血液发生生理性稀释,故孕妇贫血的诊断标准定为: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比容<0.30。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比容与血液稀释状态有关,凡可导致血浆量相对减少的情况如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高渗液腹膜透析、长期限制液体摄入及糖尿病酸中毒等,均能造成血液浓缩,使上述指标相对升高。相反,凡引起水潴留状态的病理情况如充血性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症或急性肾炎等,均可造成血液稀释,使上述指标相对降低。因此,在诊断贫血时对各种影响因素应加以全面考虑,以避免误诊。

  病因和发病机制: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表现。多种疾病可引起贫血。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此处只涉及贫血病因的发病机制的一般内容。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

  红细胞生成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红系定向祖细胞水平,促进红细胞生成。红细胞生成减少的常见机制有:①骨髓衰竭:包括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或质量缺陷,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及Fanconi贫血;②无效造血: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③骨髓受抑:肿瘤的放疗或化疗时造成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的损伤;④骨髓浸润:骨髓受到侵犯如血液恶性肿瘤、肿瘤骨髓转移、骨髓纤维化或硬化可直接造成骨髓有效造血组织的减少;⑤造血刺激因子减少:慢性肾衰竭时,肾脏合成红细胞生成素减少;⑥造血微环境异常:对造血微环境在贫血发病中的确切意义目前所知甚少,但有证据表明在某些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⑦造血物质缺乏: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细胞DNA合成障碍,引起巨幼细胞贫血。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物质,铁缺乏可造成缺铁性贫血。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

  此类贫血的共同特点是红细胞寿命缩短,称为溶血性贫血。①红细胞内在缺陷:红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代谢酶类和血红蛋白异常或缺陷均可造成其寿命缩短;②红细胞外因素:包括物理、化学、药物、代谢毒物、生物毒素、感染等非免疫性和免疫性因素。后者主要通过体液免疫抗体介导造成红细胞破坏。

  三、失血

  包括急性和慢性失血。急性失血主要造成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而慢性失血才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贫血对人体健康都有哪些危害 
贫血是一种影响众多女性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长期的劳累和精神压抑都会导致女性出现贫血疾病,贫血同时也是一种易反复发作的健康疾病,所以我们要做到提前预防和积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