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萎缩

    发布时间:2015-06-29   来源:中华康网   

  视神经萎缩在临床较为常见,患者通常有不同程度视功能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的原因不同其临床表现和视功能预后也有所不同,应区分病因分别对待。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胡永珍

  病理生理

  视神经萎缩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至外侧膝状体的前视路损害后、视神经纤维轴索发生退行性变,从而导致的视神经纤维数量减少以及体积缩小的一种临床病理状态。其病理基础为视神经轴索的退行性变,临床表现为在检眼镜观察下,与正常的淡粉红色相比,视神经乳头(也称视盘)颜色不同程度变淡,可以仅累及视神经乳头的一部分,如颞侧或鼻侧视盘颜色变淡,也可以全部视盘较严重受累,表现为视盘苍白。萎缩部分颜色变淡的机制在于发生退行性变的神经轴索被增生的胶质细胞替代,因后者组织中毛细血管分布明显减少,故而透光性减低而呈现相对白色。因此,正确认识视神经萎缩,对于判断其病因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保护患者视功能非常重要。

  

  损害部位

  1.前视路任何部位的损害均可以出现视神经萎缩。如: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神经纤维层以及视盘损害的眼内疾病;眼内段、 管内段以及颅内段视神经内部或周围的病变;

  2.损害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的病变;

  3.损害视网膜外侧膝状体通路并产生跨突触变性的病变等。

  

  分类

  视神经萎缩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通常是指各种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细胞体或轴索本身损害、且在病理生理过程中没有视盘水肿的疾病所致的视神经萎缩,如球后视神经炎、球后的压迫性视神经病变(如鞍区肿瘤)等。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视盘边缘清楚。

  继发性视神经萎缩是指各种视神经相关疾病在其病理生理过程中发生过视盘水肿后出现的视神经萎缩,其视盘的边缘通常不清楚而且通常伴有视盘周围视网膜色素上皮形态紊乱。各种导致慢性视乳头水肿的疾病或综合征如特发性颅内压增高、压迫或浸润性视神经病变(如视神经鞘膜瘤)常导致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总之,视神经萎缩的病因复杂,我们在积极寻找其个体化病因的同时,应该避免简单地把视神经萎缩作为一种不可治的独立性疾病进行悲观化的处理,而应采取综合诊断处理策略,最终提高视神经萎缩的诊断治疗水平。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视神经萎缩的症状 
现在视神经萎缩也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之一,相信很多人都是感觉不舒服然后去看医生,可是大家对这个病症的了解肯定不多吧,那我给大家说说吧,希望这些对大家有所帮助。1.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