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发布时间:2015-07-23   来源:中华康网   

  对于心理障碍,目前没有行之有效的检查手段,一般是根据患者症状及一般辅助检查诊断的,具体如下:

  1、比较

  个体自己可以感到不同于以往,如体验到情绪低落、不高兴或压抑,并且感到痛苦,因而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或者观察者根据自身的经验观察到患者的行为不同于以往,亦可以认为是异常。

  2、心理活动性质的改变

  如果观察到患者的心理活动有明显的质的改变,如出现幻觉、妄想、明显的语言紊乱或行为异常,则提示是心理障碍。

  3、社会适应障碍

  人的行为总是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如果个体出现了社会适应不良,则反映他的心理活动可能异常。但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时间、地点、文化、风俗等因素的影响,故社会适应标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4、统计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认为,人们的心理测量结果通常呈正态分布,居中的大部分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两端这都被视为“异常”。因此,确定一个人心理正常与否,要看其偏离正常人心理特征的平均水平程度。也就是说,一种心理活动再同等条件下若为大多数人所具有属于正常;若背离了大多数人的一般水平就是异常。人们已经设计出不同的心理测量技术测定不同的心理特征。根据某一个体的测量结果与正常人群测量结果的比对可以区分出正常、异常胡临界状态,如智商低于70定为异常;70~90定为临界状态;90以上为正常。另外,临床是用的一些量表也利用类似的原理设计的,其结果可以供临床参考。

  5、症状与病因学标准

  症状与病因学标准时将心理障碍当做躯体疾病来看待。如果一个人身上表现得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便认为此人有心理障碍或净胜疾病。如药物中毒性心理障碍,可依是否存在某种药物作为判断依据。此时物理、化学检查和心理生理测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心理障碍的常识 
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