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胃气虚

    发布时间:2014-08-05   来源:中华康网   
      手机查看

中医辨证胃气虚(2)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劳倦过度,久病失养,其他脏腑病证的影响等,损伤胃气所致。胃主受纳、腐熟,胃气以降为顺。胃气亏虚,受纳、腐熟功能减退,胃气失和,气滞中焦,则胃脘隐痛或痞胀,不思饮食;胃气本已虚弱,食后不负其消化之任,故食后胃脘胀满更甚;病性属虚,故按之觉舒;胃气失和,不能下降,反而上逆,则时作嗳气。胃虚影响及脾,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气血虚少而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萎黄;全身脏腑机能衰减,则气短懒言,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弱,为气虚之象。

本证以胃脘痞满、隐痛喜按,食少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
      换一换
        吃花生要连红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层薄薄的红...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润嗓缓解疲劳,并且能缓解宿...
        牵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简单的,我们需要用到的食...
        出汗是正常生理现象,它有助于调节体温、促进体...
        身体的健康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