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发布时间:2015-01-03   来源:中华康网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syndrome)是一种全身性骨病,正常成年人的骨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故老年人常有生理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衰老的表现,如果骨质疏松伴有骨折、明显腰背痛或神经症状,应视为一种疾病。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徐逸生

  病因:

1.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能刺激成骨细胞,制造骨基质。著雌激素水平下降,则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形成减少。雌激素缺乏可能为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并加重骨质疏松,绝经后妇女如合并甲亢,其骨质疏松出现较早且较重。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肾小管对矿物盐的再吸收,引起尿钙、尿磷、尿镁增多,造成血清钙、镁及无机磷水平降低,寻致负氮、负钙平衡,抑制骨形成,增加骨质吸收。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骨质疏松有什么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是目前世界上绝经后妇女、中老年人中发病率、死亡率及保健费用消耗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