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枢性尿崩症52例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15-11-10   来源:中华康网   
5-26[作者简介] 范朝瑜(1964-),女,大学,主治医师。合征予以化疗,4例全部缓解,2例在1年后放弃治疗。5例脑肿瘤中有4例行手术治疗,1例症状消失,3例术后死亡,另1例服药控制症状,1年后死亡。3 随访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科向承发  诊断为特发性中枢性尿崩症36例中,有18例随访2~6年,1例在6年后出现颅高压症状,行头颅CT证实为脑肿瘤,术后第3天死亡。7例服氯磺丙脲中,有3例症状消失后停药1~2年,病情稳定。10例服弥凝患儿病情稳定,继续随访。4 讨论  中枢性尿崩症分为特发性、继发性两类,特发性占总数之比例在国内资料为55.4%~75%[1,2],本组占69%,但本组有1例原诊断为特发性者在6年后诊断为脑肿瘤。提示本病需长期随访,观察疗效,不断追寻病因,及时发现颅内病灶。本组52例中枢性尿崩症合并12例身材矮小,占33%,查BA落后2~3年,GH均<10 ng/ml,且均合并颅内肿瘤或结脑,有报道[3]12例特发性中枢性尿崩症中,有9例随访5年,发现颅内肿瘤2例,提示肿瘤已累及垂体前叶,故尿崩症合并身材矮小者更应警惕颅内肿瘤的存在。因生长激素可能促进肿瘤生长[4],凡尿崩症伴身材矮小、生长激素缺乏者用生长激素应特别谨慎。本病传统治疗为补充ADH,长效尿崩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弥凝是去氨加压素商品名,为天然人精氨酸抗利尿素N端1位的半胱氨酸去氨基以增加抗利尿活性,临床20多年应用说明其副作用少,但药价贵[5]。本组14例用弥凝,13例效果满意,仅1例3岁小儿服本药0.2 mg后抽搐1次,抽搐原因可能与年龄小、剂量偏大,引起一过性血压升高有关,建议儿童用药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卡马西平机制同氯磺丙脲,对中枢性尿崩症有一定疗效,但有报道用该药后T4,FT4下降[6],故用卡马西平时应监测甲状腺功能。另外双氢克尿塞利钠大于利水,刺激ADH分泌、释放,致肾小球滤过下降,适用于轻型或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7]。[参 考 文 献][1] 向承发,关炎兴,肖侠明・儿童中枢性尿崩症70例临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86, 1(2): 26.[2] 向承发,尹德胜,肖侠明・小儿中枢性尿崩症120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6, 11(5): 274-275.[3] 拜康利,闫晓莉,白强・小儿多饮多尿综合征58例病因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 15(3): 178.[4] 王德芬,王玮・生长激素与生长激素治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56-157.[5] 包关珍・去氨加压素在治疗小儿中枢性尿崩症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 14(7): 391-393.[6] 王临旭,李瑞林,和光祖,等・卡马西平对癫痫患儿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 15(1):26-27.[7] 朱宪彝・临床内分泌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91-203.(本文编辑:吉耕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尿崩症的介绍 
定义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简称AVP)缺乏、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以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本病是由于下...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