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证的治疗

    发布时间:2015-02-10   来源:中华康网   

  谭亮、男    8岁    攸县大同桥乡

  2000年9月7日初诊

  病史:多饮多尿一年,患儿近一年来烦渴多饮,每日饮水2000~2500ml。多尿,每日约2000ml,夜尿4~5次/晚。尿清长,食量减少。

  检查;舌淡红苔薄白,尿常规正常。

  诊断:尿崩(特发性尿崩症)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呼吸内科晏建立

  辨证:肺热津伤,阴伤耗液,证属上消。

  治则: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竹叶石膏汤合缩泉丸加减:

  竹叶6克   生石膏15克   麦冬10克  党参10克  法夏6克  山药10克  益智仁6克  乌药6克   桑螵蛸10克  甘草6克  黄芪10克   蚤休6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

  分二次服。

  二诊:服药7剂后,饮水、尿量均减少三分之一,夜尿1~2次/晚。以原方加车前仁10克。

  按语:尿崩多按消渴辨证,如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六版:“西医学的尿崩症,因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消渴病有某些相似之处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消渴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同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肺主要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受燥热所伤则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小便频数量多,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正如《医学纲目•消瘅》说:“益肺藏气,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之精微,而津液之精微者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微者亦随溲下,故饮一 溲二。

  《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经,能清热润肺,养胃生津,养阴润燥。竹叶、石膏、甘草、蚤休清肺胃之热。肺热伤阴日久伤气,黄芪、党参、山药、补益肺气。消渴病变的脏腑以肾为关健,治疗勿忘补肾缩尿,以益智仁、桑螵蛸、补肾敛津缩尿。以乌药善行下焦之气走尿道,行药入肾。法夏辛温入肺肾经,入诸大队寒凉药中,反佐为用,车前子利尿,程师认为此乃通因通用之法也。如此滋清并用,坚持治疗而康复。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尿崩症的介绍 
定义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简称AVP)缺乏、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以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本病是由于下...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