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治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有益无害(新尝试!)

    发布时间:2015-02-23   来源:中华康网   

  近年来,慢乙肝抗病毒治疗已得到了推广,由于初始价格等问题,目前抗病毒药物应用比较多的是核苷(酸)类似物。这类药物的特点是能够快速抑制病毒复制,不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它的局限也日益明显:需要长期治疗,不能停药,随意停药有诱发肝衰竭的风险,同时治疗期间有耐药风险。

  联合治疗是目前乙肝治疗重要探索方向,我写了相关文章和对《专家共识》解读:初步认为初始联合治疗具有较大的争议,一般不予推荐。但最近研究发现,对于正在服用核苷(酸)类似物的慢乙肝患者,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可以通过转换长效干扰素的治疗方案,争取e抗原或者S抗原转换,实现稳定停药。为了追求更好的疗效,更高的生活质量,一些病友开始考虑转换治疗方案,接受长效干扰素治疗。但也有不少病友担心,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疗效不错,如果转换干扰素治疗没得到更好的疗效,甚至反而疗效还不如现在,那不是得不偿失吗?郑州大学一附院感染性疾病科余祖江

  这种顾虑不无道理,不过有研究已经证实,对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病毒学转阴,e抗原清除且表面抗原水平比较低的患者,接受长效干扰素α-2a治疗48周e转换率提高3倍以上,并且四分之一的患者表面抗原清除,这意味着患者的治疗疗程大大缩短,疗效稳定可以长期停药。这是继续核苷(酸)类似物治疗难以实现的,因此,即使我们清楚并不是每位正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的的病友接受长效干扰素治疗都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但仍值得一试。

  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患者接受长效干扰素治疗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将目前的治疗药物替换为长效干扰素。OSST研究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案,结果证实,从核苷(酸)类似物替换为长效干扰素,的确会有部分患者病毒学复阳,但这并不会引起严重的问题,病毒复阳的患者重新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很快能够再次病毒学转阴。另外一种治疗方案,相对保守,是在已有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长效干扰素治疗。这种方案不会出现病毒学复阳的问题,治疗后如果e抗原转换,经巩固治疗可停药。而且,这种尝试目前并没有发现部分病友所担心的停药风险,究其原因可能与较长期的核苷类药物治疗后S抗原水平较低,体内部分建立清除病毒机制或者免疫功能重建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诸多长期的大规模研究发现,长效干扰素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在治疗后实现e抗原转换的患者这种风险降低最多,但即使是没有实现e抗原转换的患者也能享有肝硬化、肝癌发生风险降低的获益。这应该成为患者考虑转换长效干扰素的另外一个重要理由。

  总之,长效干扰素(比短效干扰素效果好,当然后者也便宜)能够降低肝硬化、肝癌风险,帮助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患者缩短疗程,争取停药,可以说目前部分长期使用核苷类患者转换长效干扰素治疗是有益无害的,值得尝试。当然提醒一下各位患友,目前多种治疗方法都在尝试,希望找到捷径以减少治疗疗程,不过话又要说回来,当地如果能够做到HBsAg抗原定量(雅培试剂),并且低于1500u/l(或者1000)以下,的确值得一试。当然需要更多询证医学的数据来支持本方案。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乙肝的症状都是有哪些 
乙肝疾病不仅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乙肝比较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的安危,所以对于乙肝疾病我们要作出的决定就是及时的治疗,那么乙肝疾病的到来都会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