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何自我管理

    发布时间:2015-10-29   来源:中华康网   

  据统计,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人,有资料显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脏病理55%有明显异常,其中有一部分人群会发展成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因此,加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中西医结合肝病科阮连国

  一、明确乙肝病毒携带者分类:

  第一类为“慢性HBV携带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或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Be)阳性,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多为免疫耐受期。

  第二类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 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最低检测限,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

  二、乙肝病毒携带者自我管理措施:

  1、定期随访:慢性HBV携带者暂时不需抗病毒治疗,但应每3~6个月进行生化学、病毒学、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 对年龄>40岁,特别是男性或有HCC家族史者,即使ALT正常或轻度升高,也强烈建议做肝组织学检查确定其是否抗病毒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一般不需抗病毒治疗,但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生化、HBV-DNA、甲胎蛋白及肝脏超声检查。

  2、切勿乱治: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每年的自然转阴率只有2%左右,所以不要轻信“转阴广告”、 “偏方”、“秘方”,盲目追求表面抗原转阴,不要滥用药物,加重肝脏负担。

  3、劳逸结合,乐观向上: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注意劳逸结合,消除压力,绝对戒酒,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忌熬夜,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如蔬菜、牛奶、鸡蛋、鱼、精瘦肉、豆制品等。

  4、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所用剃刀修面工具、牙刷、盥洗用品与健康人分开。防止母婴垂直传播,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 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 h)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剂量应≥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 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 (CHO) 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进行母婴阻断。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乙肝的症状都是有哪些 
乙肝疾病不仅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乙肝比较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的安危,所以对于乙肝疾病我们要作出的决定就是及时的治疗,那么乙肝疾病的到来都会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