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流是由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治疗需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早期隔离与休息、对症治疗与护理、抗病毒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营养支持等。
1、早期隔离与休息:患者一旦确诊为乙流,应立即进行隔离,以防病毒传播给其他人。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活动,有助于身体恢复,病房应设有防蚊和降温设施,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营养支持:乙流患者常因高热、呕吐、进食少等原因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因此需及时给予静脉输液,补充水及电解质,特别是重症患者。患者应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鸡汤、稀粥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康复。
3、对症治疗与护理:对于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为主,如冰敷、酒精擦浴等,辅以药物降温,将体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对于抽搐患者,应设床栏防止意外,并配合使用镇静止痛药物,如地西泮等。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定期翻身、拍背、吸痰,防止肺部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4、抗病毒治疗: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是治疗乙流的关键,可以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较佳,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严重程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需遵医嘱全程用药,不可擅自停药,以免病毒复制导致病情反复。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出现低氧血症、呼吸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氧疗、机械通气、抗休克治疗等,还应注意预防继发感染,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减少探视,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