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扁平足

    发布时间:2015-12-13   来源:中华康网   

  扁平足,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谓的鸭掌脚。其实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扁平足患者,只是有很多症状不明显,大家根本不去重视它,所以很难被除本人之外的其他人发现。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扁平足?

  一、症状体征

  1.姿势性平底足 即发病初期,足弓外观无异常,仅在站立和行走过久后感足部疲乏、酸痛,足底和足背浮肿,一般经休息后可完全消失。

  2.痉挛性平底足 即发病中期,由姿势性平底足发展而致,主要表现为腓侧肌群痉挛,足呈外翻、外展及背伸位,足弓下塌,疼痛加重,行走和站立均不能持久,经休息后不能完全缓解。

  3.强直性平底足 即发病晚期,由以上2种类型处理不当发展而来。痉挛的腓骨肌发展为强直,足骨间韧带亦强直,使足固定在外翻、外展及背伸位,足弓消失,行走及站立困难,疼痛却减轻。由于足的正常功能消失,不能吸收震荡力,可出现腰及下肢其他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而致疼痛。

  二、病理病因

  足弓低不一定就是平足症,但平足症的足弓总是低平的,且有足外翻、弹性消失,在久站或行走时有疼痛症状。平足症的病因甚多,大致分如下几类。

  1.遗传因素 生后即有平足和负重线不正者,一般无症状,只有在平足程度严重或客观条件不利时,才出现症状,渐渐由轻变重,终致足关节发生创伤性改变,关节活动减少以致消失。这种情况其父母中可有一方或双方患平足症。

  2.先天骨畸形 常见的骨畸形有舟骨结节畸形增大,副舟骨或舟骨结节骨骺分离,这些均可减弱胫后肌的支持力和弹簧韧带的稳固性,致使距骨头下垂及内倾,足底外翻等。此外,第1跖骨短、先天性跗骨桥等也可产生平足症。

  3.后天性或劳损性 平素足弓和负重线正常,若足内外在肌软弱,常诱发平足症。造成足肌无力的因素有:全身营养不良;久病后肌肉无力;体重突然明显增加;站立或行走姿势不良,足尖向外,负重线移至趾内侧;跟腱短缩,足跟不能着地,载重线也内移等。在上述各种情况下,加上感染、鞋不合适、踝部扭伤、突然过度负重或长途跋涉,超过本身的耐力,肌肉韧带势必被牵拉而产生足部剧痛,足部明显水肿和肌肉痉挛,最初为急性足部劳损,即足弓疼痛、疲劳,经休息、理疗等增进血液循环后,即可恢复正常。如处理不当则出现腓骨长肌痉挛,足外展、外翻畸形,足内收、内翻活动减少,足部强直于外翻位。最后发生骨关节创伤性改变。此类也称为痉挛性平足症.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扁平足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患者,而且平时也不会伤害到足底所以对患者的伤害也会小很多。但是如果发觉症状有加重的趋势,那么患者就要及时的医治的。要知道,扁平足给患者的健康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扁平足症状介绍 
扁平足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足踝外科疾病,患上这种疾病不仅仅是从外观看起来不好看,也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点的影响,也许好些人还不清楚扁平足具体的症状是哪些,下面我们...